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南北朝谏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20:11
【摘要】:谏文滥觞于先秦,此时的谏文形态初具,正处在其发展的萌芽阶段。谏文的发展历经时代洗礼,直至唐代才日臻成熟,唐代完善的谏官制度及多元的文化形态为谏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然而,唐代谏文的多彩之姿并非一蹴而就,这主要得益于南北朝时期的坚实准备,而这一重要准备阶段却鲜少得到学界的关注。故本文将以南北朝时期的谏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南北朝时期谏文的内容旨趣、言谏特色、言谏效果等几个问题。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谏诤及谏文的特点、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南北朝时期谏文的写作概况。第二章主要分析南北朝时期谏文的思想内容。第一节侧重分析谏文的主要内容,辅以谏文写作背景,并以谏文具体文本为标准,对其内容进行归类,且据此分析南北朝的谏官从哪些方面进谏君主,并探究南北朝谏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节则侧重分析南北朝谏文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谏文的价值取向不仅反映了谏文写作者的思想基础,更包含着丰富的谏文化信息。第三章主要论述南北朝时期谏文的言谏效果。谏文的言谏效果取决于执政者的纳谏意识和言谏者的劝谏技巧。执政者的纳谏意识会直接影响到朝廷的谏议制度和谏议风气,而言谏者不同的劝谏技巧使得其谏文写作的风格特点各异。故本章将侧重于实例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执政者和言谏者的事例进行分析整合。谏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期望取得言谏效果,因此从双方面有效地提升言谏效果对于谏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北朝的谏文化更是对隋唐谏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南北朝谏文的这些特点也一直延续到后世的谏文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冠英;;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变动中的^榫龍;[J];历史研究;1957年02期

2 侯旭东;论南北朝时期造像风气产生的原因[J];文史哲;1997年05期

3 顾兴斌;晋与南北朝时期古韩国人对华“朝贡”和“归化”考辨[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4 ;南北朝时期的内蒙古地区[J];西部资源;2010年04期

5 杨宽;;论南北朝时期炼钢技术上的重要发明[J];历史研究;1956年04期

6 张声振;;两晋南北朝时期移居日本的汉族“归化人”及其贡献[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4期

7 邓端本;;两晋南北朝时期广州外贸考略[J];广州研究;1985年02期

8 贺国鉴;再论南北朝时期的苗族社会[J];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03期

9 陈新海;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分布及汉化程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1期

10 陈新海;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主要农业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北村一仁;;南北朝时期的“荒”[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袁纯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汉地区的水利建设[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王文娟;;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极其社会影响[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美崧;;建平

本文编号:2726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26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9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