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王充《论衡》的实用文写作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15:44
【摘要】:《论衡》凝聚了王充一生的心血与毕生的精力。它虽不是一部实用文写作理论专著,却始终贯穿着王充的实用文写作思想。从王充提出著名的“五文”说,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他的文体思想,窥见他对实用文尤其是公文和论说文的重视。而对《论衡》的研究,将会发现王充对实用文写作理论的积极探索和突出贡献。 王充的实用文写作理论是我国一份宝贵的古代文化遗产。王充重视实用文,他深刻地认识到实用文写作在社会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他积极主张发挥实用文“颂上恢国,表德颂功”、“增善消恶,劝善惩恶”、“处定是非,辩照然否”、“治章上奏,解理结烦”的社会功用。他认识到实用文写作不同于文学写作的特点和规律,故要求实用文写作内容真实,事不“增损”,感情真挚,“精诚由中”;要求实用文写作有明确的写作目的与动机,能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言必有起”,“直露其文”。在实用文语言运用方面,王充崇尚语言的简洁,反对以华丽的辞藻取胜,主张“言奸辞简”,“贵是而不务华”。王充对于文章写作中的“因袭模拟”尤为反感,他主张思维的创新,提出“不与俗协”、“论之有理”的写作观念。王充还十分重视实用文写作主体的素质修养,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努力培养“文德之操”,具有良好的道德操行;注意培养“疾虚妄”、“务实诚”以及“博通能用”的求真务实精神,要坚持“更事”、“狎习”的学习态度,等等。 总之,王充的《论衡》不仅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也同样蕴藏着古代实用文写作理论的精华。深入发掘整理王充的实用文写作理论,对于当今实用文教学、实用文写作、实用文理论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淑鉴;;还韩愈“散文”的庐山真面目——韩愈实用文写作管窥[J];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宁;;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的思考[J];神州;2011年11期

3 徐斌;;从哲学家王充看杭州的价值观诉求[J];杭州(周刊);2011年07期

4 董文武;崔英杰;赵涛;;从《论衡》看东汉思想家王充的民族观[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史少博;;王充《论衡》对《周易》术数的贡献[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章月娥;;有慧眼才能发现机遇[J];大众心理学;2007年05期

7 王建社;;学会自信[J];宁波通讯;2011年12期

8 李珊;彭春焰;;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中行政公文编排的科学性探析[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冯良方;;双栖写作下的文体渗透——以汉赋和汉代奏议文体关系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刘隽一;;《文心雕龙·养气》篇主旨辨[J];天中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丁;;王充《论衡》的史学批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颜华东;;试析王充关于归纳方法的思想成就[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3 史志诚;;《论衡·言毒篇》——杰出的毒物学论著[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石杰;;王充闾:文园归去来[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刘广远;周景雷;;东北文化转型的可能——谈王充闾的散文创作[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6 王向峰;;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创作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邹大炎;;王充的心理学思想[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8 朱家珏;;守望文化传统 教好大学语文[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杨海波;;试论李白的哲学观[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10 马元良;;知识经济引起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国勇;说王充“反孔”是一种误解[N];绍兴日报;2011年

2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在化不在性——王充论教育的作用[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陈增辉;王充首倡“知为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4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燕国材;恬淡少欲亦有度[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河北大学 时永乐邋门凤超;悖逆者——清代学者心目中的王充[N];光明日报;2008年

6 时永乐 门凤超;不孝之子[N];光明日报;2007年

7 吴乃恭;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的演进(下)[N];吉林日报;2000年

8 沈金凤;腹内常清助延年[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国内软件企业仍占主导地位[N];经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廖巍巍;情系百姓的基层代表[N];黄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岳宗伟;《论衡》引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强中华;秦汉荀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宁;中国古代哲学精气概念与中医学精气概念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庞天佑;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向群;王充《论衡》的实用文写作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2 申慧芬;新中国60年的王充思想研究及其历史反思[D];河南大学;2010年

3 吴丽玲;王充批判思想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段小丽;论王充的“自然”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杉;王充的生死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娅华;王充《论衡》性、命论之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静;王充的文学“四论”[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阔;王充《论衡》对孔子形象的重塑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郑二利;王充的文艺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5年

10 张巧霞;试论王充“疾虚妄”的批判精神[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62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62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0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