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女性之自由写作和人生选择
【学位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别样的地主女儿
第一节 家庭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思想个性的发展
第二章 家国情怀的感召
第一节 出走革命的萧红
第二节 由心的自由写作
第三节 在家国矛盾之中
第三章 难以决断的抉择
第一节 现实人生的无奈
第二节 注定失败的出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自奋;《孩子的讲演》告诉我们的——萧红创作的一种细读[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2 张懿红;谈萧红后期的小说《山下》的主题[J];社科纵横;2001年04期
3 赵靖;萧红·萧红作品·萧红网页[J];图书馆建设;2002年01期
4 滕新贤;冲破低矮的天空——论萧红体的女性文体特征[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王义祥;谈萧红散文的特色[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2年06期
6 胡慧明;论萧红创作的艺术个性[J];云梦学刊;2002年03期
7 王义祥;;萧红思想意识探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邓辅玉;论萧红的婚恋及其创作[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蔡荷芳;论萧红散文的个性化特征[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10 全艳萍;关于寂寞的一种分解——萧红创作中的心理结构分析之一[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向辉;“生死场”的现代书写—萧红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3 黄晓娟;雪中芭蕉[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琳;萧红及其作品的生命追寻[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仙花;萧红:凝视荒凉[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萍萍;萧红创作的生命哲学阐释[D];青岛大学;2003年
4 王琪玮;新时期以来萧红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黄蕾;论萧红散文的寂寞情怀[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小英;萧红文学创作中的文体意识与个性化叙事[D];西南大学;2015年
7 朱晓晨;新时期以来萧红接受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8 许嫩红;鲁迅精神脉络视阈下的萧红文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金香丹;萧红的《呼兰河传》与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刘金嵛;回忆里的烛光—从《回忆鲁迅先生》看萧红[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7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3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