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魏晋亲子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21:45
   亲情之于人非常重要,亲子诗文作为中国古代亲情文学的一部分,彰显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情感需求。本文以魏晋时期的亲子诗文为研究对象,拟从横向角度探析魏晋时期亲子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分析其特色;再从纵向角度分析魏晋时期亲子作品的沿袭与发展,阐释其文学史意义。 全文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余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魏晋亲子作品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对魏晋亲子作品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简略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魏晋亲子诗文概貌。首先对亲子诗文进行定义,其次论述其渊源,最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魏晋时期亲子作品进行搜集和整理,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这一时期亲子作品的文献情况,并分析了此时亲子诗文增多的原因:家族和个人命运的保全,子孙后代成长的教育需求,对自身情感的关注和抒发。 第二章论述魏晋亲子诗文的思想内容。此章以社会现实状况和时代文化为切入点,分析魏晋亲子诗文内涵,具体包括荣誉意识、孝悌意识、远祸意识、修身意识、个体意识。总体表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期望、教导、关怀和关爱,这种期望、关怀和关爱不仅在家庭内部有所表现,在家族内部表现也较为突出,不仅家族群体意识有所体现,个体意识也较为突出,对儿童个性的关注,对个性的尊重,在此时的亲子作品中有所表现。另外,此时亲子诗文虽偏重儒家伦理观念,但儒道思想并存。 第三章分两节论述魏晋亲子诗文的文学史意义。第一节从三个方面论述魏晋亲子作品对前代的承袭与拓展:教子内容和方法的延续和拓展,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渐重文采。第二节从时代特征和文学发展入手,从作品中作者情感的突出流露和戏谑之笔的运用两个方面论述魏晋亲子作品的嬗递与新变,以此分析此时亲子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余论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魏晋亲子诗文之影响:对于后世亲子题材作品之影响,对于家事诗之影响,对于后世诗词中儿童形象塑造之影响。综上所述,魏晋亲子诗文作为亲情文学的一部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魏晋亲子诗文概貌
    第一节 “亲子诗文”的含义界定
    第二节 魏晋亲子诗文的渊源
    第三节 魏晋亲子诗文的文献考查
第二章 魏晋亲子诗文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荣誉意识
    第二节 孝悌意识
    第三节 远祸意识
    第四节 修身意识
    第五节 个体意识
第三章 魏晋亲子诗文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承袭与拓展
    第二节 嬗递与新变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长法;;魏晋时期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9期

2 潘知常;杜诗中的幽默──中国古代美学札记[J];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3 徐传武;左思《娇文诗》散论[J];集宁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4 杨合林;陶氏家族传统的建构与传承——从陶渊明《命子》诗谈起[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10期

5 聂言之;;从陶渊明的训子诗文看其仕宦思想的变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6 傅新营;简析悼子文学的情感脉络[J];临沂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7 兰寿春;关于陶渊明的教子问题——陶渊明的友情与亲情研究之三[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8 周明;童心不泯 真趣盎然——读左思《娇女诗》[J];名作欣赏;1982年06期

9 李世萍;;陶渊明亲情诗文及其思想渊源[J];名作欣赏;2008年10期

10 成林;;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代家庭伦理观念[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续瑞;汉唐之际帝王、士大夫家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59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59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