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叶紫对左翼主流批评话语的游离

发布时间:2020-10-28 05:43
   特定的时代背景,催生出特定的作家群体。政局动荡不安的20世纪30年代,便催生出一批拿起笔杆试图改变社会的左翼作家,叶紫就是其主力之一。“红色”的家庭背景和悲惨的家族遭遇促使他踏上左翼文学之路;丰富的流浪经历和艰苦的生存条件开启他书写底层人生之门。毋庸置疑,叶紫为左翼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纵观他的所有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从《丰收》到《星》与《山村一夜》,作者对左翼主流批评话语明显有所游离,而这种“游离”并非偶然,相反,它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不够。本文便是着眼于叶紫的“游离”展开研究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首先是绪论部分,简要的介绍本选题背景和叶紫研究的现状,分析研究叶紫对左翼主流批评话语游离的可行性。 研究叶紫对左翼主流批评话语的游离,则必须先要对左翼主流批评话语有个清晰的了解。因此,本文的第二部分从左翼主流话语“革命工具论”出发,分析革命文学论争和左联两个时期的以钱杏邨、茅盾、瞿秋白、胡风为代表的左翼主流批评话语。 第三部分则是基于上一部分的内容,对叶紫的小说、散文进行比照分析,对叶紫的《现代女子书信指导》、日记进行对照观察,从话语细节中找寻叶紫对人性的关注、对战争的厌倦、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等游离于左翼主流批评话语之外的具体表现。 话语作为一种外在的表达方式,其变化必然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从个人原因、对左翼文学的反思、受苏联作家及鲁迅的影响、受个性主义思潮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叶紫游离左翼文学主流批评话语的原因。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叶紫前期作品《丰收》与中后期作品《星》和《山村一夜》的对比,从艺术风格、人物形象、主题内涵三个层面着手,论证叶紫创作游离左翼文学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左翼主流批评话语
    2.1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主流批评话语
    2.2 左联时期的主流批评话语
3. 叶紫对左翼主流批评话语游离的表现
    3.1 文学作品中的游离
    3.2 书信日记中的游离
4. 探析叶紫对左翼主流批评话语游离的原因
    4.1 个人原因
    4.2 对左翼文学的反思
    4.3 苏联作家及鲁迅的影响
    4.4 个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5. 叶紫对左翼文学主流批评话语游离的意义
    5.1 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5.2 人物形象的丰富化
    5.3 主题内涵的多重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妍慧;叶紫的"小人物"创作与俄苏文学[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大军;;深沉、清醒的现实主义之作——叶紫小说《星》风格之探析[J];当代小说(下);2010年08期

3 徐炎;苦难中的命运交响曲──论叶紫的散文创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魏洪丘;;论左翼文艺运动的斗争性批评模式[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林植汉;叶紫创作简论[J];黄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6 钟应春;王霞;;叶紫农村题材小说的人物语言艺术[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7 陈方竞;;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中的左翼理论资源(一)[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3期

8 陈方竞;;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中的左翼理论资源(六)[J];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06期

9 周黎燕;;当“革命”遭遇性爱——叶紫小说《星》中梅春形象解读[J];名作欣赏;2010年08期

10 蒋明玳;叶紫:“文学是战斗的”——论叶紫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2859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59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e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