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虞初新志》与明末清初士人生活

发布时间:2020-10-29 16:08
   张潮辑刊的《虞初新志》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所选作品多出自明末清初文人之手,所记“文多时贤,事多近代,虽任诞矜奇,却率皆实事”①,注重纪实性,对明清易代之际士人生活及心态的研究尤其有重要价值。 本文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先综述《虞初新志》的研究现状,梳理学术界有关张潮和《虞初新志》的主要研究成果,次说明本选题的原因及其研究的意义。 正文部分,第一章介绍编者张潮的生平思想和《虞初新志》的版本流传概况;第二章从日常生活、情感生活、文化生活及社会交往四个方面对《虞初新志》中记载的士人生活逐类分析论证,从而深入揭示士人生活几个主要层面的典型特征;第三章以士人生活的类型为基础,从守道重情、任诞尚怪、审美怡情和写心逞才等四种主要心态着手,联系社会政治、商业经济、地域文化和哲学思潮等政治文化生态,深入探讨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其道德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多元心态。 结语部分,总结《虞初新志》所及明末清初江南士人心态形成的各种原因,探究《虞初新志》中的士人心态与张潮的选编思想、评点旨趣及其价值观之间的关联。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虞初新志》研究概况
    二、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第一章 张潮与《虞初新志》
    第一节 张潮的生平
    第二节 《虞初新志》的版本
第二章 《虞初新志》与明末清初士人生活
    第一节 日常生活
    第二节 情感生活
    第三节 文化生活
    第四节 社会交往
第三章 《虞初新志》与明末清初士人心态
    第一节 守道重情
    第二节 任诞尚怪
    第三节 审美怡情
    第四节 写心逞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蕴爽;;论宋人的“书斋意趣”和宋诗的书斋意象[J];文学遗产;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贞;清代至民初“虞初”系列选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丽丽;清代科举与诗歌[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鹏;晚明士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朝阳;宋代士人经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登科;书法与宋代的社会生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秦蓁;六朝之史学与世风[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宝妹;《虞初新志》与明末清初士人生活[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瑞璟;中古士人的休闲生活与审美情趣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靳晴;六朝小说与士人生活状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龚瑞怡;《聊斋志异》与士人社会交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媛媛;功名士人与清末民初的上海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芹;两晋之交文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双迪;从外任与内迁看士人之利益和观念在唐代的交错[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亮;魏晋交际诗的日常生活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何维娜;士人风流[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1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61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8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