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林云铭《庄子因》评点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19:43
   清代林云铭所著的《庄子因》,是注庄解庄史上,尤其是清代注庄解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通常情况下,当代学者将其归纳到“以文解庄”的范畴当中,并对其注解庄文的基本范式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总结。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拘泥于这一层面,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和理论体系。本文在吸取借鉴前人研究《庄子因》一书的基础上,从林云铭在《庄子因》一书中对《庄子》写作特征、文法规律、脉络结构三个方面的解析入手,探究《庄子因》一书的评点特色,进一步明确林云铭及其《庄子因》在庄学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在文献材料上,本文选取了林云铭《庄子因》初刊和增刊两个版本,以求在研究论述中能有所比对,以便使论述更全面、更准确、更丰富,也有助于分析林云铭评点方法的变化和进步;在具体实践中,本文在两个版本《庄子因》的基础上,进行纵横双向的对比分析,一是通过与林云铭其他评点著作的横向对比,认清其评点写作的一般特征和基本方法,从而在《庄子因》评点特色分析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一是通过与历代注庄解庄作品进行纵向对比,以突出《庄子因》的评点特色,研究相关理论的发展过程。最终总结出林云铭《庄子因》评点特色及其在庄学研究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简要介绍林云铭其人和《庄子因》其书,概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等,为论述作以铺垫。 第二部分论述林云铭《庄子因》对庄文写作的分析,主要从叙事和抒情两个层面,从情韵和情感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林云铭将情韵运用到评点当中,探究了《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并给予了深刻、妥帖的定位;一方面,林云铭重情感的抒发,注意到《庄子》议论中带有一定的抒情性质,并阐释了其特征。 第三部分论述林云《庄子因》对庄文文法规律的总结。对文法规律的重视是林云铭评点的重要特征之一。首先,林云铭善于将《庄子》中的各类文法,如运词成句之法、篇章划分之法、语言使用之法等逐一总结分析,形成规律;其次,林云铭还能不受规律拘泥,发现庄文文法结构灵活变化的特点,可谓动静结合。 第四部分论述林云铭《庄子因》对庄文脉络结构的把握。林云铭对脉络结构的重视成为其评点《庄子》的一个重要特色。林云铭既能够逐字逐句逐段逐篇的细读《庄子》,深入构建其间的脉络层次,将全篇各处的逻辑关系理顺标清,又能发觉重点关键之词句,谓之“眼目”,使读者能找到提纲挈领之处,深入理解庄文义理,还能统观各个篇章之间的脉络关系,串讲全篇,显示出融会贯通之功。 最终得出结论,林云铭《庄子因》的评点在情感、文法、脉络三方面的论述中显示出相对独特的个性,是宝贵的尝试和可贵的进步,较前人的相关理论有重大的超越。但其对庄文辨伪方面的论述则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不对此多加论述。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林云铭生平及《庄子因》版本简述
        1、林云铭生平
        2、《庄子因》版本简述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关于《庄子因》的一些争议
        2、“以文解庄”的新说法与新定位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庄子因》对《庄子》文章写作的评析
    一、对《庄子》叙事的评析
    二、对《庄子》议论的评析
第二章 《庄子因》对《庄子》文法规律的分析
    一、对《庄子》文法规律之道的评析
    二、对《庄子》文化变法之道的评析
第三章 《庄子因》对《庄子》文章脉络的探究
    一、前代学者对《庄子》文章脉络的解析和评点
    二、林云铭《庄子因》对《庄子》文章脉络的解析和评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仲华;清代老庄研究概述[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李波;;评点视角下的林希逸《庄子》散文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3 李见勇;;《庄子》研究的新突破——论林希逸《庄子口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官桂铨;;林云铭的生卒年[J];学术研究;198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峰;明代八股论评试探[D];复旦大学;2003年

2 周群华;《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2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62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a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