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心雕龙》引《经》书考

发布时间:2021-01-18 06:18
  本文主要考察《文心雕龙》引经书的情况。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经"的形成演变过程,使读者对经书的基本发展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说明“经”的本义及后来儒家的“六经”、“五经”,以及“七经”、“九经”、“十三经”概念的形成与内涵。接着,对《文心雕龙》引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明了研究的起点与前景。最后,再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基本结构作了进一步交代。本文正文共分两章来考述《文心雕龙》引九部经书的具体情况。第一章《文心雕龙》引经考(上),逐条考察《文心雕龙》引《周易》、《尚书》、《诗经》的情况。第二章《文心雕龙》引经考(下),考察《文心雕龙》引三《礼》、《春秋》三传的情况。得出共引《周易》99条,引《尚书》127条,引《诗经》123条,引《周礼》24条,引《仪礼》6条,引《礼记》72条,引《左传》100条,引《公羊传》13条,引《彀梁传》5条。文章的第三章在对《文心雕龙》引《经》书统计的基础上,分析《文心雕龙》的引经特点。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经"的形成、演变
        一、"经"的本义与儒家的"六经"
        二、"七经"、"九经"、"十三经"的名称与内容
        三、本文考察"九经"的依据
    第二节 《文心雕龙》引经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基本结构
第一章 《文心雕龙》引经考(上)
    第一节 《文心雕龙》引《周易》考
    第二节 《文心雕龙》引《尚书》考
    第三节 《文心雕龙》引《诗经》考
第二章 《文心雕龙》引经考(下)
    第一节 《文心雕龙》引"三《礼》"考
        一、《文心雕龙》引《周礼》考
        二、《文心雕龙》引《仪礼》考
        三、《文心雕龙》引《礼记》考
    第二节 《文心雕龙》引"三《传》"考
        一、《文心雕龙》引《左传》考
        二、《文心雕龙》引《公羊传》考
        三、《文心雕龙》引《谷梁传》考
第三章 《文心雕龙》引经析论
    第一节 《文心雕龙》引《经》统计
    第二节 《文心雕龙》引《经》分析
        一、《文心雕龙》引《周易》
        二、《文心雕龙》引《尚书》
        三、《文心雕龙》引《诗经》
        四、《文心雕龙》引"三礼"
        五、《文心雕龙》文体论引"经"浅论
        六、《文心雕龙》创作论引"经"浅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附理与起情——从《文心雕龙·比兴》看《诗经》之比兴[J]. 李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4)
[2]明清两代《文心雕龙》评点综述[J]. 孔祥丽,李金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3]中国古代《文心雕龙》研究之回顾[J]. 张叔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4]刘勰《文心雕龙》关于《诗经》的评价[J]. 方铭.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01)
[5]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下)[J]. 党圣元,师雅慧.  丽水学院学报. 2008(01)
[6]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上)[J]. 党圣元,师雅慧.  丽水学院学报. 2007(06)
[7]近五年《文心雕龙》研究综述[J]. 潘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1)
[8]《文心雕龙》诗学观念下的《诗经》阐释[J]. 谢中元,石了英.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9]略论《文心雕龙》与《易》的一些关系[J]. 程刚.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
[10]从《尚书》到《文心雕龙》看情志观的演变[J]. 张骁飞.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博士论文
[1]汉代《诗经》学及其渊源考论[D]. 刘立志.南京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刘勰诗经观研究[D]. 胡辉.广西大学 2008
[2]《文心雕龙》所受《诗经》影响之研究[D]. 邵晓岚.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刘勰《诗经》学思想研究[D]. 孙玉太.山东大学 2008
[4]刘勰的《诗经》阐释与《文心雕龙》诗学建构[D]. 石了英.暨南大学 2007
[5]对《文心雕龙》的文献学考察[D]. 刘静.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84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84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