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清代满族礼俗的文学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21:04
  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满族礼俗的清代文学传播进行研究,描述清代文学对满族礼俗的传播现象,分析清代文学传播的特征,概括并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清代文学与传播有关规律或理论质素。满族礼俗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被传递的过程。传递过程自然离不开众多媒介参与,其中文学以自身的特点,成为传播满族礼俗的最重要媒介。从文学传播学角度来说,就是把满族礼俗看作是信息源,然后通过文学这种符号,把信息传播出去的过程和现象。具体来说,本文所研究的信息源指满族礼俗的婚、丧、祭祀、生活礼仪等;而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主要从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来描述和说明。分别就文人文学所包含的重要文学体裁,即小说、诗歌、散文三个角度,对满族礼俗来描述和说明;然后再从民间文学包含的故事传说、民歌、讲唱文学角度,对满族礼俗进行描述。描述文学传播现象是为了探索其本质。从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现象中,可以总结出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特征。第一,传播满族礼俗的文学体裁广泛,各种文学体裁兼备;第二,传播主体的具有层级性,不仅他们身份地位不一样,他们的传播过程力度、方式、影响也不同。第三,文学传播是受到地域差异影响的,有的地域是快速和广泛播,有的却...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文人文学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一) 小说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二) 诗歌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三) 散文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二、 民间文学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一) 故事传说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二) 民歌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三) 讲唱文学对满族礼俗的传播
三、 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特征
    (一) 文学传播体裁兼备
    (二) 对外传播的层级性
    (三) 文学传播的地域差异性
四、 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非自觉性及成因
    (一) 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非自觉性
    (二) 文学传播满族礼俗的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满族文化的生成[J].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9(02)
[2]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目的与功能[J]. 曹萌.  甘肃理论学刊. 2009(06)
[3]《红楼梦》满族风俗研究之我见[J]. 吴松林.  绥化学院学报. 2009(05)
[4]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征[J]. 王玉琦.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05)
[5]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J]. 刘昱君.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04)
[6]满族说部之佳作——《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J]. 吕萍.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8)
[7]满族先世婚俗礼仪[J]. 王莹.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4)
[8]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J]. 吴刚.  明清小说研究. 2009(01)
[9]溥仪的满族习俗变迁考察[J]. 李莉.  东北史地. 2009(02)
[10]满族人生仪礼中的萨满遗俗[J]. 李岩.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博士论文
[1]满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D]. 曾慧.中央民族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92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92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