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美学的南京艺术资源与文创产品融合平台
发布时间:2021-05-22 20:28
人工智能美学研究的是关于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与美学有关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对人类情感的模拟、人工智能对艺术风格与鉴赏能力、人工智能视野下人类与艺术的发展问题等等。基于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结合现存的南京艺术资源,通过设计一系列程序语言,将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构建南京艺术资源和文创产品融合平台中,会极大地降低文创产品的产出成本,提高产出效率。将通过对国内外文创产品研发动态的关注,密切联系人工智能美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优势,探讨关于构建南京艺术资源和文创产品融合平台构建的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黑龙江纺织. 2020,(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1.1 人工智能美学的发展现状
1.2 南京现有艺术资源的生存现状
1.3 国内外文创产品的研发动态
2 国内外文创产品融合对比
2.1 文创产品与商业品牌
2.2 文创产品与博物馆
2.3 文创产品与数字化平台
3 文创融合平台构建
3.1 研究意义
3.2 融合平台构建原则
3.3 融合平台构建优势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美学中有关艺术问题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J]. 赵树军. 名作欣赏. 2019(35)
[2]浅析南京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发展与未来[J]. 李祉芩,周杨静,李梦宇. 大众文艺. 2019(21)
[3]基于情感体验的文创产品研究[J]. 赵雨晴,侯力丹,孙春楠. 艺术科技. 2019(06)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南京民间艺术资源应用平台研究[J]. 张华. 艺术科技. 2018(06)
[5]人工智能美学如何可能[J]. 陶锋. 文艺争鸣. 2018(05)
[6]创意者经济:“互联网+文创”发展新阶段[J]. 黄斌. 中国经济报告. 2017(05)
[7]基于博物馆文化的文创产品研究策略分析研究——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 赵悦利,刘遵月. 艺术评鉴. 2017(05)
[8]南京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析[J]. 陶亚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中国书画艺术电子化创作的初步算法性探索[D]. 徐颂华.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1620
【文章来源】:黑龙江纺织. 2020,(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1.1 人工智能美学的发展现状
1.2 南京现有艺术资源的生存现状
1.3 国内外文创产品的研发动态
2 国内外文创产品融合对比
2.1 文创产品与商业品牌
2.2 文创产品与博物馆
2.3 文创产品与数字化平台
3 文创融合平台构建
3.1 研究意义
3.2 融合平台构建原则
3.3 融合平台构建优势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美学中有关艺术问题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J]. 赵树军. 名作欣赏. 2019(35)
[2]浅析南京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发展与未来[J]. 李祉芩,周杨静,李梦宇. 大众文艺. 2019(21)
[3]基于情感体验的文创产品研究[J]. 赵雨晴,侯力丹,孙春楠. 艺术科技. 2019(06)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南京民间艺术资源应用平台研究[J]. 张华. 艺术科技. 2018(06)
[5]人工智能美学如何可能[J]. 陶锋. 文艺争鸣. 2018(05)
[6]创意者经济:“互联网+文创”发展新阶段[J]. 黄斌. 中国经济报告. 2017(05)
[7]基于博物馆文化的文创产品研究策略分析研究——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 赵悦利,刘遵月. 艺术评鉴. 2017(05)
[8]南京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析[J]. 陶亚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中国书画艺术电子化创作的初步算法性探索[D]. 徐颂华.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1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0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