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献型翻译视角下金大逸《阅微草堂笔记》的英译策略

发布时间:2021-05-25 11:57
  文献型翻译强调源语文化的纪实,其手段主要是逐词对应翻译、直译、注释型翻译和异化翻译。《阅微草堂笔记》有"无人能夺其席"的文学价值,对清后期笔记小说的创作有重要影响。金大逸(David Keenan)翻译的《阅微草堂笔记》带有浓厚的"中国味",主要表现在文化词、专有名词、典故及诗歌意象的英译中广泛地使用了文献型翻译。对比他博士论文中相应的英译,发现其在后来出版的译本中有多次文献型翻译的增减。金大逸极力再现汉语原文的词汇和句式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陌生化"会滞后读者的理解,但并非将其无限放大。该译本保留了大量中国文化词汇的原有风貌,并且其注释内容对原文语义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汉学界的清代文化研究有文献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2020,33(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金大逸英译《阅微草堂笔记》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型翻译与金译本的目的
三、金译本的文献型翻译策略
    (一)逐词对应翻译
    (二)直译
    (三)注释型翻译
    (四)异化翻译(音译)
四、文献型翻译的增减:重译的改动
五、结语:《笔记》文献型翻译的意义与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小说中的中国人——《阅微草堂笔记》的最早西译本研究[J]. 陈婷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2]自我投影与他者审视——论托马斯·塞尔比的《中国小说中的中国人》[J]. 宋丽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3]《阅微草堂笔记》之汉语史资料[J]. 吴庆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1(06)



本文编号:3205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05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