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汉代自序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2 15:43
  汉代自序文被许多文人用来叙述身世,渲泄情感,表白己志,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汉代文学发展史上自序文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自序文在汉代经历了一个发展繁荣的过程。本文立足于汉代自序文文本,试图对汉代自序文整体的变化演进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分三个部分讨论汉代自序文在两汉时期的发展演变,以及文章特色。第一部分探讨自序文的称名与内涵,以及从先秦到汉末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前人关于自序文定义特征的梳理和总结,界定自序文的定义和本文所研究的自序文的范围。纵向梳理自序文从先秦时期产生直至发展到汉代末年的整体脉络,并把握其发展繁荣的轨迹。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汉代自序文写作功能演变。文章从书籍自序、赋序、兼具双重性质自序文的内容入手,探讨了汉代自序文的写作功能在汉代由偏于叙事,逐渐演变为重于抒情。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自序文的写作功能演变,归纳出汉代自序文的文章特色。一是汉代自序文在叙事方面有叙事清晰详尽的特点。二是汉代自序文在抒情方面有强烈的情感表达的特点。三是作者创作自序文在叙述时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也就容易在文中使用夸张或虚拟的手法塑造自身完美形象,从而形成了“自我”形象的构拟的特点。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自序文的命名及发展
    第一节 自序文的称名与内涵
    第二节 自序文的渊源
    第三节 自序文在汉代的发展
第二章 汉代自序文的写作功能演变
    第一节 汉代书籍自序写作功能演变
    第二节 赋序写作功能演变
    第三节 汉代其他自序文写作功能演变
第三章 汉代自序文的文章特色
    第一节 叙事清晰详尽
    第二节 强烈的情感表达
    第三节 “自我”形象的构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体功能——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基本参照标准[J]. 郗文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2]从《自纪篇》中的王充形象管窥《论衡》的情感力量[J]. 胡文文,张斌荣.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3]应劭与《风俗通义》[J]. 许殿才,毛英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03)
[4]“序体”源于商周铭文考[J]. 宁登国.  广西社会科学. 2009(03)
[5]刘向撰《说苑叙录》解读[J]. 姚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6]蔡邕与东汉诗序体考论[J]. 王辉斌.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7]试论两汉时期围绕屈原及《离骚》产生的序体文学作品[J]. 崔瑞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01)
[8]司马迁的“自传”——《史记·列传七十》“自传”意识探微[J]. 李杰玲,李寅生.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12)
[9]《淮南子·要略》与书序体文章体例的定型[J]. 杜绣琳.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5)
[10]从《史记·太史公自序》看司马迁的创作动机[J]. 李泽需.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08)

博士论文
[1]序文研究[D]. 王玥琳.北京师范大学 2008
[2]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理论研究[D]. 马建智.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王符《潜夫论》研究[D]. 邢静欣.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蔡邕《琴操》研究[D]. 赵德波.曲阜师范大学 2008
[3]六朝赋序研究[D]. 常娟娟.河北师范大学 2007
[4]序体研究[D]. 薛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654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54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9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