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形象到拟像

发布时间:2017-05-22 20:18

  本文关键词:从形象到拟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审美泛化 审美化 图像转向 超现实 学术界 使用频率 传统文人 术语 黑格尔 海德格尔
【分类号】:I0-05
【正文快照】:   在当前国际学术界关于“图像转向”的讨论中, “审美泛化” (aestheticization, 或aesthetization) 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新术语。它不是“审美化”, 例如那为中国传统文人所津津乐道的“渊明把菊”、“雪夜访戴”一类的“审美化”人生, 而是“审美泛化”, 区别不在于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夫生;;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J];理论与创作;2006年05期

2 罗杰鹦;;J·希利斯·米勒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米勒研究述评[J];国外文学;2006年04期

3 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J];文学评论;2005年02期

4 赖大仁;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研究文学?——关于米勒近期的“文学研究”观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5期

5 吴子林;“文学终结论”刍议[J];文艺评论;2005年03期

6 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J];学术月刊;2005年05期

7 赖大仁;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米勒文学研究“终结论”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珍;宣言?抑或忧思![D];四川大学;2007年

2 宋学清;艰难跋涉的“文学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秦志敏;论争与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炎萍;异质性[D];河南大学;2006年

5 张岩;视觉文化语境中电影和文学[D];新疆大学;2006年

6 李靓;文学与图像的世纪遭遇[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学明;;从巫术仪式到艺术——“典型”结构的文化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03期

2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J];文艺争鸣;2003年06期

4 金惠敏;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5 ;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危机[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5期

6 张晓静;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审美电视艺术之随想[J];新闻知识;2004年10期

7 张德礼 ,陈定家;“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4年06期

8 刘悦笛;设计应融合"审美自律"与"社会他律"[J];美术观察;2004年08期

9 ;论摘[J];美术观察;2004年09期

10 陈中权;论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学平;另一个视角下的唯美主义[N];文艺报;2003年

2 李勇;“图像”的寓言[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杨光;文艺学、美学新焦点:日常生活审美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霍桂桓;“审美泛化”辨析[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金元浦 曹文轩 董小玉;时代文艺需要怎样的美[N];光明日报;2005年

6 庄桂成 陈国恩;文学的审美泛化[N];人民日报;2006年

7 刘悦笛;“全球化”和“拟像”时代的文学命运[N];文艺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冠君;当代审美时尚: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从形象到拟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86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a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