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发现与推进
本文关键词: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发现与推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讨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问题,分析了"政治文化"中介说、"想像政治"中介说、"仪式"中介说的各自贡献与不足,提出了"想像政治"的中介说,认为这一中介观能够更加充分地尊重文学的审美规律,体现与突出文学的主体地位与超越性。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学院;苏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学与政治 中介 政治文化 政治想像 仪式 想像政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论争研究”(07BZW01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12AZD0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05
【正文快照】: 说文学与政治之间有关系并不难,难的是文学与政治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涉及到文学与政治间的中介问题,即通过什么来与对方相关联。大体看来,从革命文学论争以来,关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意识并不清晰,但也形成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生活整体”的中介说,即文学要表现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达敏;;“十七年文学”人道主义思潮及其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冰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试评当代中国文学评论的雅俗分化倾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陈惠惠;;试论国民政府的歌咏宣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李晟;;法制之外的普法——从革命文学中的司法叙事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邢梅萍;《雷雨》语言的诗意美[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岩;;短信文学的特征探讨[J];才智;2009年10期
7 代礼田;代明勇;;深层面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才智;2009年24期
8 徐书林;;从期待视野的角度透视《碧奴》中的文本结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朱立元;孙士聪;刘凯;;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的大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于彩芹;李正红;;《嘱咐》女性情感关怀缺失的原因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宪光;;人民文学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泰;;瞿秋白论文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瞿秋白文艺思想研究之一[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3 朱林国;;心灵位置的坚守和精神居所的建构——徐俊国的精神生态诗学研究[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尹爱华;意识形态·民族·民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君;谁的话语空间?中国电影与公共领域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巫洪亮;“十七年”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铁生;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D];吉林大学;2012年
7 周建平;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谭佳;现代性影响下的“晚明叙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海阔;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艾茜;大众的神化与神话[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詹淑雅;老舍小说的底层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萍;《亮剑》与当代“革命英雄传奇小说”[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万新;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D];暨南大学;2011年
5 马淑娟;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童年情结[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甄广旭;张贤亮小说与“人”的文学[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苗秋艳;新时期底层写作现象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孝团;钱谷融之文学批评[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9 张娟;家族遗音 京城风韵[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李颖;新时期小说中的孤儿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世颀;从政治文化看民初宪政失败的原因[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楚莉莉;;关于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的几点思考[J];天津电大学报;2008年03期
3 刘凯军;政治文化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4 高丽琴;新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评《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5 徐煜;;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早期政治文化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06年05期
6 王小萍;;试论中国政治常用语与政治文化传播[J];理论前沿;2007年17期
7 李水弟;傅小清;;红色文化的政治内涵[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卞正东;;翻译中政治意识与失误分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2期
9 郭渊;;科举政治文化刍议[J];文化学刊;2009年01期
10 谭桂林;;“官场小说非政治小说”浅议[J];理论与创作;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静;董文芳;;关于提升我国政治文化软实力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洪亚敏;;房地产中介溯源[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夏晓丽;;农村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发展路径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4 童世骏;;政治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读哈贝马斯近著两种[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5 江荣海;任远;郭战伟;;先秦法家政治文化中的合理因子及其现代启示[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崔巍;;全球化视域下的政治文化演进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7 孔德元;尹忠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常婧;;转型社会政治文化系统复杂性结构初探[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葛清秀;;教育与“中介”的相关性[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何克祥;李海新;;政治文明的灵魂——政治文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继荣;政治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N];学习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马全;一个中介所的价值取向[N];安庆日报;2006年
3 早报首席评论员 李巨微;高捷弊案凸现台湾政治文化弊端[N];东方早报;2005年
4 徐亢美;法院揭开房产中介黑幕[N];经理日报;2005年
5 王香双;“券商本身是中介”[N];上海金融报;2004年
6 记者 姜晓凌;如何做大科技中介平台[N];上海科技报;2004年
7 杨玉华、周立民、周相吉;合肥房产中介:老大倒了,,又砸倒一片[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本报记者 唐文祺;各路中介趁机进行行业洗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郑铁峰 浙江市场导报 陈彤;免费房产中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修霄云;做有“内容”的中介[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存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D];南开大学;1997年
2 李贤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飞;从政治文化看50-6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D];外交学院;2003年
4 于毓蓝;转型期苏南农村基层民主的政治文化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5 李志勇;市场经济视野中的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张立群;中国新诗与政治文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袁莉莉;1949-1978年中国革命型政治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王丽;乔纳森·多利莫尔的政治文化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刘洋;俄罗斯民主化研究(1992年以来)[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孙宗广;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良林;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形成与完善的政治文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曲洪波;融合中的嬗变—汉代政治文化传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丽梅;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D];河北大学;2004年
4 任佩文;论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彭庆军;当代中国农村政治文化变迁的三维透视[D];武汉大学;2004年
6 陈德云;中国传统“和”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文化[D];苏州大学;2006年
7 贾绍俊;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叶强;论司法的政治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崔立敏;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金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文化的建设[D];南昌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发现与推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183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