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5 20:07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译者风格 语料库 鲁迅小说英译


【摘要】:本文尝试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分别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考察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策略。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译本都显现出独特的风格:威廉·莱尔的译本冗余度显化特征显著,词汇丰富,句式复杂,书面语特征明显,阅读难度相对较大;而杨宪益的译本用词简单,句式简洁,更符合源语意合的语言特点和原文洗炼含蓄的风格。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译者风格 语料库 鲁迅小说英译
【基金】: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走出去’语境下的中国现代小说英译研究”(项目编号:L14CYY024) 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青年骨干教师基金项目“中国文学作品国际传播中的有效翻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31320151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风格是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之一(王宏印2006:128),风格批评是评论文学作品翻译得失的最高层面的批评(张美芳2002:54)。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译者风格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关注文学翻译译者或译者群体独有的翻译语言特征(黄立波、王克非2011:9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美芳;利用语料库调查译者的文体——贝克研究新法评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肖维青;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J];外语研究;2005年04期

3 王克非;英汉/汉英语句对应的语料库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4 黄立波;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课题与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欣;;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认知”因素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刘波;;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显化研究[J];才智;2010年04期

3 李晓红;史丽芳;;移情之于文学翻译[J];长城;2009年12期

4 王洪华;;英汉/汉英平行翻译语料库——翻译教学的新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蒋婷;论法律语言平行语料库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王明树;;论诗歌翻译的详略度——以李白三首诗歌英译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陈海英;;CAT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8 耿强;梁真惠;;不该遗忘的角落——论“翻译书评”的地位、作用与形式[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刘小群;;浅谈古籍英译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比较两位译者对《文心雕龙》术语的处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10 舒舟;;散文翻译中的审美情感迁移——以《荷塘月色》的英译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朝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价值中立、方法多元与翻译批评[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丁浩;;口译中的“显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治国;;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学解读——以活形态史诗《格萨尔》的译介为例[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5 王存英;;苏轼《江城子》三种英译散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4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严苡丹;《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芮雪梅;赖斯翻译批评理论关照下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译本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潇予;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比较David Copperfield四个中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靖;卜立德英译中国散文中的“自我”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章峗;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译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赵元敏;从互文性角度看两《论语》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杜珊珊;《呼啸山庄》三个中译本的历时语料对比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晓辉;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看张白桦及其文学翻译[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李一李;事件结构隐喻在英汉股市分析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车金双;文化翻译视阈下美国当代族裔女性小说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美芳;利用语料库调查译者的文体——贝克研究新法评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罗选民;论翻译的转换单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04期

3 廖七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4 柯飞;双语库:翻译研究新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9期

5 丁树德;浅谈西方翻译语料库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6 Mona Baker;;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Academy[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Sara Laviosa;;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庆刚;关于鲁迅小说民俗性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夏德勇;也谈鲁迅小说的外聚焦问题[J];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倪晓燕;浅析鲁迅小说中生与死的二元对立描写[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余学新;浅谈鲁迅小说中成语的活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杨予平;谈鲁迅小说中的“我”[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涂宇明;;无畏与恐惧——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几位女性形象[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李允经;赵延年《鲁迅小说木刻插图》序言[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06期

8 肖振鸣;丰子恺漫画与鲁迅小说[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10期

9 梁向阳;试论鲁迅小说《怀旧》创作的心理机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郝明工;鲁迅小说启蒙的意识构成试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琼英;;翻译与创作:鲁迅小说篇章建构机制的现代转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国文;金乃茹;;对立统一规律在鲁迅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以鑫;;鲁迅小说:永存的对话世界[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4 汪晖;;自由意识的发展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5 史志谨;;鲁迅小说《奔月》解读[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学辉;;试析鲁迅小说语言之幽默特色及其实现途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长华;;自我认知的难题:鲁迅小说与故人相逢叙事[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丁景唐;;关于延安出版的《一件小事》[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9 王野;;“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和夫——关于鲁迅小说及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发展中的个性主义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10 徐越化;;浅谈茅盾关于鲁迅小说的评论特色[A];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上册)[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聿;从鲁迅小说中得来的真知识[N];文艺报;2004年

2 王福和;画家笔下的鲁迅小说[N];绍兴日报;2011年

3 王恒;鲁迅小说新解读[N];湖南日报;2004年

4 ;《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出版[N];人民日报;2002年

5 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N];文学报;2003年

6 记者 赵彤宇;鲁迅小说有了绘画本[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贾关法;名家合璧插图集[N];中国商报;2003年

8 肖振鸣;丰子恺漫画与鲁迅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曹文轩;“细瘦的洋烛”与作家的品质[N];文艺报;2011年

10 姚宏越 陈刚;这是件挺难得的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淑芳;鲁迅小说与戏剧[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丁海波;鲁迅小说的人学思考与文化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志明;鲁迅小说时间诗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曹禧修;抵达深度的叙述[D];河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芙蓉;鲁迅小说的诗意特征[D];兰州大学;2011年

2 段双全;论中学鲁迅小说教学新拓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平滚;鲁迅小说与审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宇;鲁迅小说英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王莉萍;恐怖:鲁迅小说的内在质素[D];苏州大学;2010年

6 郭金玉;鲁迅小说叙事空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薛文礼;论民俗文化与鲁迅小说创作[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8 楼国萍;鲁迅小说与佛教文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赵献涛;鲁迅小说的复调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严慧芬;面部表情语及其在鲁迅小说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8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38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8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