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场中鲁迅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3:13

  本文关键词:文学场中鲁迅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鲁迅小说 译介研究 权力场 文学场


【摘要】:鲁迅小说在美国译介与研究有近90年历史,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期、萧条低潮期以及复苏繁荣期。不同时期的特点与美国文学场在权力场中的位置关系紧密相关。文学场受权力场支配,权力场规导制约文学场的文类选择。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学场中左翼文类作品成为文学主潮,鲁迅小说译介出现萌芽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五六十年代,美国政治场中反共浪潮明显,文学场中出版商抵制鲁迅,鲁迅小说译介陷入萧条低潮期;中美建交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权力场对文学场制约相对宽松,美国文学场出现多元文类特征,促使鲁迅小说译介与研究走上复苏繁荣期。
【作者单位】: 三明学院;
【关键词】鲁迅小说 译介研究 权力场 文学场
【基金】:作者主持的三明学院教改重点项目(J1403)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FJJKCGZ14-04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6;H315.9
【正文快照】: 引言场、经济场才能对其发挥作用。同一个场域内,不同鲁迅是中国的“现代文学之父”,也是世界的伟位置的行动者(agent)会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处大作家。鲁迅从中国走向世界离不开中外学者对鲁迅于支配地位的行动者往往采取保守策略,以维护现有作品的译介与研究。从上个世纪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庆刚;关于鲁迅小说民俗性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夏德勇;也谈鲁迅小说的外聚焦问题[J];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倪晓燕;浅析鲁迅小说中生与死的二元对立描写[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余学新;浅谈鲁迅小说中成语的活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杨予平;谈鲁迅小说中的“我”[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涂宇明;;无畏与恐惧——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几位女性形象[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李允经;赵延年《鲁迅小说木刻插图》序言[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06期

8 肖振鸣;丰子恺漫画与鲁迅小说[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10期

9 梁向阳;试论鲁迅小说《怀旧》创作的心理机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郝明工;鲁迅小说启蒙的意识构成试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琼英;;翻译与创作:鲁迅小说篇章建构机制的现代转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国文;金乃茹;;对立统一规律在鲁迅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以鑫;;鲁迅小说:永存的对话世界[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4 汪晖;;自由意识的发展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5 史志谨;;鲁迅小说《奔月》解读[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学辉;;试析鲁迅小说语言之幽默特色及其实现途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长华;;自我认知的难题:鲁迅小说与故人相逢叙事[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丁景唐;;关于延安出版的《一件小事》[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9 王野;;“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和夫——关于鲁迅小说及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发展中的个性主义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10 徐越化;;浅谈茅盾关于鲁迅小说的评论特色[A];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上册)[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聿;从鲁迅小说中得来的真知识[N];文艺报;2004年

2 王福和;画家笔下的鲁迅小说[N];绍兴日报;2011年

3 王恒;鲁迅小说新解读[N];湖南日报;2004年

4 ;《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出版[N];人民日报;2002年

5 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N];文学报;2003年

6 记者 赵彤宇;鲁迅小说有了绘画本[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肖振鸣;丰子恺漫画与鲁迅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曹文轩;“细瘦的洋烛”与作家的品质[N];文艺报;2011年

9 贾关法;名家合璧插图集[N];中国商报;2003年

10 姚宏越 陈刚;这是件挺难得的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淑芳;鲁迅小说与戏剧[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丁海波;鲁迅小说的人学思考与文化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志明;鲁迅小说时间诗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曹禧修;抵达深度的叙述[D];河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芙蓉;鲁迅小说的诗意特征[D];兰州大学;2011年

2 段双全;论中学鲁迅小说教学新拓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平滚;鲁迅小说与审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宇;鲁迅小说英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郭金玉;鲁迅小说叙事空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薛文礼;论民俗文化与鲁迅小说创作[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献涛;鲁迅小说的复调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松林;论“亮色”—鲁迅小说的辩证艺术[D];南昌大学;2007年

9 张娜;鲁迅小说中动词的修辞阐释[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薛淑敏;鲁迅小说的民俗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39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39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0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