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莎士比亚戏剧双关语的认知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15:12

  本文关键词: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莎士比亚戏剧双关语的认知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概念合成 莎士比亚戏剧 双关 翻译 认知语境


【摘要】: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新发展,概念合成理论(又称“概念整合理论”)自1985年提出至今已日臻完善,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一种基本而普遍的心理认知机制,对于语言意义的实时重构和理解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翻译是一种对原语意义的重构和阐释活动。因此,以研究人类心理空间作用于话语理解的背后机制和原则为主要目的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莎士比亚戏剧是英国早期现代英语的宝库。莎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莎翁对各种修辞的熟练运用,而在众多修辞手法中,莎翁似乎对双关辞格情有独钟——莎剧中存在着大量的双关语。 本文主要以《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爱的徒劳》这三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关语为语料,辅以《一报还一报》、《亨利六世上》和《空爱一场》中的部分双关语,结合概念整合理论的意义构建规则,对莎剧中双关辞格的功能及其形成的语境进行认知分析,在分类基础上总结出莎剧双关的认知规律——更依赖于语言特点和更依赖于语境特点。从而得出概念整合理论对双关辞格也具有极强的阐释力的结论,而在此阐释过程中,作者、译者和译入语受众的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语境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与前人研究推断不同,本文作者认为在受众接受译文的过程中,作者在原文构建的语境会成为受众进行概念认知和整合的已知信息(ready information)并参与其中。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莎剧双关的认知规律尝试性地提出意象图式对等和映射对等两种翻译策略,指出在莎士比亚双关语的翻译中,要注重结合辞格生成的认知语境及其功能,甚至在必要时将其作为译文生成的选择机制。
【关键词】:概念合成 莎士比亚戏剧 双关 翻译 认知语境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Content8-10
  • List of Figures10-11
  • Abbreviations11-12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2-16
  • 1.1 Background12-13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13-14
  • 1.3 Methodology14
  • 1.4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14-16
  • Chapter 2 Literature and Theoretical Review16-30
  • 2.1 Review on Shakespeare's Puns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16-22
  • 2.1.1 Shakespeare's Puns16-20
  • 2.1.2 Shakespeare's Puns and Their Translation20-22
  • 2.2 Theoretical Review22-30
  • 2.2.1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22-28
  • 2.2.2 Cognitive Translation in the View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28-30
  • Chapter 3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Puns in Shakespeare's Plays30-48
  • 3.1 Cognitive Context of Shakespeare's Puns30-34
  • 3.1.1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31-33
  • 3.1.2 Psychological Context of the Receivers33-34
  • 3.2 Cognitive Functions of Shakespeare's Puns34-38
  • 3.2.1 Provoking Thoughts34-35
  • 3.2.2 Venting Freedom/Emotion35-37
  • 3.2.3 Seeking for Novelty37-38
  • 3.3 Classifications and Cognitive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Puns38-48
  • 3.3.1 Paronomasia41-42
  • 3.3.2 Antanaclasis42-45
  • 3.3.3 Syllepsis45-48
  • Chapter 4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s Puns48-68
  • 4.1 Translation Methods in the Current Translated Versions48-56
  • 4.1.1 Pun-pun Translation48-50
  • 4.1.2 Adding Notations50-53
  • 4.1.3 Sacrificing One Meaning53-55
  • 4.1.4 Omitting55-56
  • 4.2 Cognitive Translat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Blending Theory56-68
  • 4.2.1 Trigger Equivalence Method58-62
  • 4.2.2 Mapping Equivalence Method62-68
  • Chapter 5 Conclusion68-72
  • 5.1 General Summary of the Thesis68-70
  • 5.2 Limitations of the Thesis70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70-72
  • Bibliography72-77
  • Acknowledgement77-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敏,潘明霞;莎剧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刘翼斌;;隐喻认知观对中国《哈姆雷特》翻译研究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3 陈海庆;;《麦克白》中的修辞手段及其艺术效果[J];山东外语教学;1991年01期

4 彭家玉,于少萍;英汉双关辞格比较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5 孙亚,戴凌,徐峰;翻译中的认知联系[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4期

6 曹顺发;双关语可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柯飞;梁实秋谈翻译莎士比亚[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8 陈国华;论莎剧重译(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9 华泉坤;《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双关谐语[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10 汪立荣;概念整合理论对移就的阐释[J];现代外语;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742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42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