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民族特征和历史轨迹的个案探索——评《宋代乐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美学民族特征和历史轨迹的个案探索——评《宋代乐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乐论 中国美学 艺术层面 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社会 上古时代 大乐 民族特征 吕氏春秋 太一
【摘要】:正无论从艺术层面还是社会现实层面来看,"乐"都可算作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概念。一方面,它作为最早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密切参与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建设。较之诗文、绘画、书法等后起的艺术,"乐"早在上古时代便已发展起来,它"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吕氏春秋·大乐》),是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而成的,也能够促进天下太平、万物安宁,一切顺应正道。因此上古帝王们便纷纷制乐,用于祭祀典礼或宣扬功绩。孔子言"夷狄之有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乐论;中国美学;艺术层面;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社会;上古时代;大乐;民族特征;吕氏春秋;太一;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无论从艺术层面还是社会现实层面来看,得更为明显。在为数不多的理论成果中,韩伟“乐”都可算作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概念。一副教授的《宋代乐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方面,它作为最早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社2013年版)提供了诸多具有启发性的研究密切参与了古代社会的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性根;;谈先秦乐论思想的现代意义[J];成都师专学报;1993年02期
2 胡山林;;老庄乐论的终极关怀精神[J];中国音乐学;2008年01期
3 孙旭辉;;神性祛昧与理性皈依——由中国传统乐论看音乐社会身份的流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史美珩;;传统“乐论”的以乐致和思想[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张越;;《齐都乐论》出版发行[J];管子学刊;2009年02期
6 韩伟;;变而不移:金代乐论思想探析——兼及金乐论与宋乐论之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轩小杨;;中国乐论中情的本体论[J];文艺争鸣;2013年06期
8 许海;嵇康的乐论思想来源及其与魏晋玄学的关系[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9 李志超;;儒学乐论及美育思想[J];教育与现代化;2006年04期
10 黄肖嘉;;场域视野中的乐论自觉[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吾淳;;略论中国古典乐论中谐和审美思想的生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楠;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3 石超;早期儒家乐论中的哲学思想[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红梅;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强;《论语》“乐”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6 胡海静;荀子《乐论》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中山;荀子音乐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85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8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