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浅谈艺术作品中的自我表达

发布时间:2017-09-19 14:54

  本文关键词:浅谈艺术作品中的自我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 自我表达 认同 80后


【摘要】:艺术表现形式和方式有很多,其中在当代艺术中很多人主张艺术创作要自我表达,因为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理念,这样便可以让众人多一个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那么,基于这点,艺术家又是如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呢?艺术是艺术家对于外在事物的意象表达,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对某一件事情的陈述,艺术中的自我表达从艺术发展初期就有类似的作品出现,列举各时期艺术家及其作品,通过他们的作品,总结这一类型艺术作品的表达特征,它是这一群体心理的认同过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或许应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重新寻找自己,尤其艺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慢慢成为当代艺术中坚力量的80后来说,面对浮躁的艺术市场,如何让自己在艺术的海洋中不被湮没,首先了解自我,对于今后的艺术创作会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 自我表达 认同 80后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5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8
  • 序言8
  • 第一章 “自我表达”在艺术作品中的价值地位8-18
  • 一、 “自我表达”的价值地位总述8-9
  • 二、 “自我表达”的萌芽时期9-11
  • 三、 在人性方面,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跨越11-13
  • 四、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文人画是艺术“自我表达”的集中体现13-14
  • 五、 印象派之后的艺术流派中更为强调主观意识14-18
  • 第二章 艺术作品中的“自我表达”的展现形式18-21
  • 一、 艺术创作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18-19
  • 二、 列举时期艺术中“自我表达”的各种形式19-20
  • 三、 结合自身艺术创作—“自我表达”以情感为主20-21
  • 第三章 如何在当代艺术发展中表达自己的情感21-23
  • 一、 80后艺术家的创作分析21-22
  • 二、 阐述自己创作中的感受与体验22-23
  • 结语23-24
  • 参考文献24-25
  • 致谢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艺术作品选登[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艺术作品选登[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俄罗斯艺术作品欣赏[J];艺术广角;2003年02期

4 ;20世纪西方艺术作品[J];美术研究;2004年01期

5 钟绍林;钟绍林染织艺术作品[J];装饰;2004年11期

6 ;20世纪拉美艺术作品[J];美术观察;2004年07期

7 张秋尧;张秋尧艺术作品[J];西部大开发;2004年06期

8 ;艺术作品选[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刘青云;刘清云艺术作品[J];景德镇陶瓷;2005年02期

10 董占军;艺术作品的文献属性及图录的艺术性[J];齐鲁艺苑;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艺术作品[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2 毛娟;;体育教改动向:由技能传习到文化传承——对体育艺术作品内容的新认知[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3 梁章贤;;桥梁外貌与环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4 刘路喜;;有感而发[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陈雪;刘泰然;;反现代性与复魅之诗——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神话修辞[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武沛;;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解读艺术作品中“中性”身体的符号[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丽萍;专家探讨艺术作品如何塑造国家形象[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董城;学生艺术作品缘何被抢购[N];光明日报;2014年

3 编译 王悠然;男女两性评价艺术作品侧重点不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刘修兵;该怎样用艺术作品塑国家形象[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傅其林;不为人知的杰作[N];文艺报;2009年

6 徐刚;雕塑不能放错了地方[N];中国艺术报;2013年

7 杨琪;怎样欣赏艺术作品[N];学习时报;2007年

8 郑丽虹;改革创新精神在艺术作品里生辉[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郭之纯;健康的文化生态强调包容性[N];工人日报;2010年

10 欧阳逸冰;儿童艺术作品:期待精美[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华森;山寨式沉浸体验与艺术作品的互涉[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2 孙月;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颖;艺术的先用后看[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曲晓蕊;艺术作品的双重存在:比厄斯利论艺术的审美性和客观性[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3 韩雪;艺术材料—超越于时空的前奏与淹没于时空的休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彭昆鹏;“趣味性”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李迪;浅析艺术作品中的“故事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6 于童;关于艺术作品的翻译实践报告[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超华;多媒体数字艺术作品的运动形态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08年

8 王彪;当代中国新人类艺术作品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侯宁;地铁站内公共艺术及作品位置与形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静;北京海淀区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考察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882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82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