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诗经》文化传统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7-09-20 07:38

  本文关键词:论《诗经》文化传统的翻译


  更多相关文章: 《诗经》翻译 《诗经》政教文化 《诗经》文化系统 文化传播


【摘要】:《诗经》不是一部普通诗集,而是一种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其本质是政教文化。因此,《诗经》翻译的对象不是诗篇文本,而是整个《诗经》政教文化系统。这一系统由《诗序》、诗篇文本及其传、笺、疏、注构成。《诗经》翻译必须以政教文化为内容,以文学为形式,两者有机地结合,并且艺术性与学术性并重。惟如此,才能奠好《诗经》翻译的基石,最终达到《诗经》文化传播的目的。
【作者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关键词】《诗经》翻译 《诗经》政教文化 《诗经》文化系统 文化传播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家经典翻译传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13BYY03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翻译的对象从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诗经》在我国历史上被传承主要是作为典籍的《诗经》,是在经学家们的传、笺、疏、注中得以实现的、作为政治和教化工具的《诗经》。政教《诗经》既是数千年《诗经》作品的实现,也是《诗经》文化价值的实现。《诗经》的文化精髓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育良;儒门《诗》学中的“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刘小双;;《诗经·周南·卷耳》接受史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徐婧;;从关联理论看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乔东义;;论孔颖达对儒家诗学的演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王晗;;从兴、观、群、怨看《诗经》的用与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6 华天龙;;《诗经》中的女性与女性的地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7 李欣;;有情风万里卷潮来——《邶风·凯风》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8 薄海歌;;《召南·小星》的多样主题与其被解读的时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9 刘日;;建议计划生育政策试行“奖一、放二、禁三”[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董瑞;;浅析《诗经·小雅·谷风》注疏中的训诂用语和训诂内容[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素英;;论《卫风》夫妇诗中的礼教思想[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4 R壺筧v;;《螽斯》汇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5 吴培德;;《诗经》之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田思胜;;噎膈病名源流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7 申红玲;;《说文解字》中所见产科词语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杜觐位;;试论蜀地得称“西海”之由[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陶礼天;;审美心官论[A];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C];2011年

10 董双印;;利簋铭文辨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一鸣;西汉用《诗》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邓莹;《孔子家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晓丹;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晴晴;闻一多的《诗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辛勤旺;《诗经》现实美观念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玉娟;艾畅《诗义求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刚;刘长卿诗歌意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蒋宏;先秦情诗与古希腊情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舒丙旺;方玉润《诗经》文学阐释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小双;先秦至六朝采摘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婴;;刘歆与《诗序》[J];文献;2003年01期

2 梅显懋;;《诗序》编撰时代考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张秀英;;《诗序》编撰时限考论[J];学术论坛;2007年03期

4 张秀英;;《诗序》作者与时代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李华;;“见世道盛衰之由”——论《诗序》对《诗》的王道政教意义的多层解读[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林方直;从《凯风》蒙耻看《诗序》流弊[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赵文平;《诗序》研究问题浅谈[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李冬梅;;简论郑樵对《诗序》的辨驳及影响[J];宋代文化研究;2008年00期

9 檀作文;朱熹废《诗序》详考[J];中国诗歌研究;2003年00期

10 檀作文;朱熹废《诗序》详考[J];中国诗歌研究;2004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承略;;论《诗序》的主体部分可能始撰于孟子学派——《论〈毛诗序〉的写作年代》之四[A];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C];2002年

2 王承略;;《诗序》的主体部分写定于《毛传》之前的文献依据[A];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1年

3 郝桂敏;;再论《诗序》主体部分产生于西周春秋时期[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八卷)[C];2012年

4 杨世明;;朱熹《诗集传》于《诗序》有废有从考说[A];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C];2005年

5 张涛;续晓琼;;钱大昕的《诗》学成就[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C];2009年

6 申洁玲;;《诗经》阐释从经学向文学的转型[A];东方丛刊(1994年第2辑 总第九辑)[C];1994年

7 申洁玲;;《诗经》经学阐释体系的形成[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长顺;关于“常德”之名的学术分岐[N];常德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秀英;先秦时期的教育与《诗》教[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秀英;从《诗序》与先秦旧说的关系看其作者与时代[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立红;宋儒关于《诗序》问题的争论及其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汤斐琼;上博楚简“古《诗序》”复原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张洁;《诗经新义》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晁辉;《诗经》战争诗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谷小溪;康熙时期《诗经》文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祝清雪;牟应震《诗问》初探[D];广西大学;2012年

8 焦勇;英语国家的《诗经》译介及专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9 石强;民国时期《诗经》文学阐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86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886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