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艺术表达中“能指”引发“所指”被接受的主观能动性

发布时间:2017-09-24 14:12

  本文关键词:论艺术表达中“能指”引发“所指”被接受的主观能动性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表达 能指 所指 艺术语言 多样性


【摘要】:所有艺术门类在创作和表现作品的过程中,都致力于解决"如何表现"和"能够表现出什么"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通过由"能指"的多样化表现而达到让观者自发意会"所指"的过程,艺术领域中"能指"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诸如音乐、舞蹈、电影、雕塑、绘画等等外在表现形式,而"所指"则取决于观者对"能指"的个人解读,来最终达到对原"所指"的超越和再认识,通过一个"我化"的弹性审美过程,来逐渐成为独立的"他者"审美个体。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河南教育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艺术表达 能指 所指 艺术语言 多样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XMZ032)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11JK0367)
【分类号】:J04
【正文快照】: 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任何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是指声音、形状等外在表现形态和原始呈现的表象,“所指”指符号内在所能反映的概念和引申意义。“能指”和“所指”在各类艺术作品呈现的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件美的艺术作品必定是创作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小所;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J];学术探索;2002年05期

2 洪泉;;艺术命题论[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汤志刚;形色的重组架构与艺术语言的再生[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亮,章建刚;如何规定艺术[J];哲学研究;2004年05期

5 白松;艺术语言的超越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彭亚丽;“共性”的生活 “个性”的艺术[J];美术观察;2004年06期

7 齐春红;艺术语言的思维特质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聂士刚;;当代艺术——消解与重构的艺术[J];艺术评论;2007年07期

9 阮渭平;;文化情境下的当代艺术[J];美术观察;2007年08期

10 杨育彬;邱渊;;艺术语言中的“活法”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欣淼;;关于艺术的民族性与艺术交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王建玉;;区域概念的当代艺术,后人一步的命运?——以西安当代艺术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4 封振国;;美丽的形式——谈新锐艺术及其存在的当代艺术精神状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腾飞;“80后画家”:处于艺术、市场之间[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沙尚琪;当代艺术 你有几张脸?[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记者 唐子韬;艺术新秀获机构扶持 市场价值仍需时间考验[N];上海证券报;2013年

4 收藏家、艺评家、大连万达集团艺术品投资负责人 郭庆祥;伪艺疯狂[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朱其;作为拯救的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当代艺术的意义何在[N];解放日报;2009年

7 文化部副部长 王文章;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N];人民日报;2010年

8 丛晓燕;柴旭:穿越记忆[N];北京商报;2010年

9 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博士 何劏;西方艺术世界里的“小世界”[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王嘉邋朱大勇;展线长达两公里 成都当代艺术让你一次看个够[N];成都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曾令香;多元互动: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4 刘泰然;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军;再议摹仿与米梅西斯(mimesis)[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6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应增;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亚萍;论艺术语言的弹性美[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杨洪毅;“观念”介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艳俗艺术的社会指向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刚;艺术语言的言语生成机制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邱渊;艺术语言与审美体验的互动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朋军;文化史语境与艺术阐释[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杰;在艺术的语境下谈“存在”与“栖居”[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9 李洪平;艺术语言符号的生成及其言语形式[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娟;从“个性表达”与“宏大叙事”来探析80后艺术作品创作的发展状态[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1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11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