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翻译伦理视角下《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赵苏苏译本中性爱描写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4:29

  本文关键词:翻译伦理视角下《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赵苏苏译本中性爱描写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翻译伦理 伦理冲突


【摘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该书一经问世,即因书中大量的性描写在各国遭到查禁。该书从禁止出版到解禁再到跻身文学经典的行列,证实了小说本身的文学价值。目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已有十多个译本,对其进行翻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赵苏苏版《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被称为新中国历史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第一个“合法”的全译本。该译本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使该作品在中国的研究呈逐年增长趋势。然而,该译本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译者为了达到当时译语文化和读者对译作的期待对原作中的性描写进行了特殊处理。这些处理不仅影响了原文的完整性,也体现了译者对原作的“不忠”。 鉴于目前翻译研究领域中《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研究薄弱的事实,本文试图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理论视角,对赵苏苏版《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进行个案研究。切斯特曼针对具体翻译问题提出了五种翻译伦理模式,即:(1)再现伦理—再现原文、原文作者;(2)服务伦理—译文满足委托人的要求;(3)交际伦理—完成文化间的双向交流;(4)基于规范的伦理--满足特定文化的期待;(5)承诺伦理—履行职业道德的誓言。再现伦理和基于规范的伦理属于微观翻译伦理,主要针对的是译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其他几种伦理则为宏观伦理主要针对译者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本论文主要采用了再现伦理和基于规范的伦理对赵苏苏的性爱描写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 研究发现,赵苏苏在性爱描写翻译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再现原文和原文作者。他的翻译满足了当时中国文化和中国读者对译作的期待,体现了基于规范的伦理。论文进一步探讨了赵苏苏在翻译性爱描写过程中的伦理冲突问题,并找到了其“不忠”的依据。最完美的译本需要同时体现出所有的伦理模式,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这种完美是不可能实现的。翻译伦理的不同模式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对某种伦理模式的服从即意味着对另一种伦理模式的违背。这不仅取决于不同伦理模式对译者的要求,也取决于译语文化对译者的影响。对于伦理模式之间的冲突问题,译者可以通过其他伦理模式进行协调。赵苏苏的“不忠”正是不同伦理模式冲突下的产物。
【关键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翻译伦理 伦理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21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2
  • 1.2 Literature review12-20
  • 1.2.1 Literary studies of Lady Chatterley’s Lover12-16
  • 1.2.2 Translation studies of Lady Chatterley’s Lover in China16-20
  •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20-21
  •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sis21-33
  • 2.1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ethics21-22
  • 2.2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ethics22-28
  • 2.3 Andrew Chesterman’s five models of translation ethics28-33
  • Chapter Three Study of Lawrence’s Sexual Ethics33-37
  • 3.1 The Victorian morality33-35
  • 3.2 Lawrence’s sexual ethics35-37
  •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Ethics in the Analysis of Zhao Susu’s Version of Lady Chatterley’s Lover37-57
  • 4.1 An overview of sexual descriptions i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and Zhao’s translation37-46
  • 4.1.1 Sexual descriptions in Lady Chatterley’s Lover37-40
  • 4.1.2 Zhao’s translation of sexual descriptions40-46
  • 4.2 Analysis of Zhao Susu’s translation from Ethics of Representation46-49
  • 4.3 Analysis of Zhao Susu’s translation from Norm-based Ethics49-53
  • 4.3.1 Sexual ethics in China49-51
  • 4.3.2 Chinese reader’s expectations51-52
  • 4.3.3 Zhao Susu’s compliance with Norm-based Ethics52-53
  • 4.4 Conflict and med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models of translation ethics53-57
  • 4.4.1 Presentation of the conflict53-54
  • 4.4.2 Causes for the conflict54-55
  • 4.4.3 Mediation from the macro-level: the ethics of service55-57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7-59
  • Bibliography59-62
  • Appendix62-63
  • Acknowledgements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琴琴;;论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控——《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孙继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接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司显柱;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4期

4 刘元秀;;译语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操控——《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新译本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王大智;;关于展开翻译伦理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12期

6 王克明;;翻译与伦理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5期

7 余建军,李法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接受[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许钧;怎一个“信”字了得——需要解释的翻译现象[J];译林;1997年01期

9 孙致礼;翻译与叛逆[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10 王东风;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中国翻译;199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付英;《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两个汉译本差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刘松麒;工业化社会下的畸形性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海燕;《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异[D];四川大学;2007年

4 包丽娜;改写理论视角下对赵苏苏汉译本《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小雷;《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3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83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a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