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两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落花生》两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落花生》 张培基 刘士聪 接受美学 翻译对比
【摘要】:本文对张培基先生和刘士聪先生对《落花生》的英译本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原文的写作目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从而对翻译的分析打下良好基础。举例对翻译的段落进行了对比分析,反映了译者的期待视野影响翻译目的,职业经历和翻译的基本观点影响期待视野。这一点对于文本不确定性和语义空白点的具体化十分重要。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
【关键词】: 《落花生》 张培基 刘士聪 接受美学 翻译对比
【分类号】:I046;H315.9
【正文快照】: 一、原文的介绍《落花生》是中国著名作家许地山创作的一篇具有深远意义的散文。他回忆了童年时发生的一件小事。父亲通过一件关于花生的小事讲述了生活哲理。原文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信息功能:它描述了童年发生的一件事及花生的特点和用途。2、审美功能:文章的语言简单朴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威;;张培基散文英译中的情境再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黄小利;;语篇风格与韵味的忠实再现——浅析张培基先生的散文翻译[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3 井婧;;张培基先生笔下散文翻译的风格——以译《永远的憧憬和追求》为例[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4 杨芳芳;;张培基汉英散文翻译中副词的翻译和妙用[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5 陈瑾芳;;张培基巧妙在其翻译中传达人物形象——从文体学角度谈《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英译本[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6期
6 罗琼;廖海燕;;译者的角色与文内因素分析——张培基英译《笑》赏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陈萍;;张培基译冰心散文赏析[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8 陈姝彤;;浅析张培基先生英译散文作品中的翻译原则[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06期
9 庄国卫;;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勘误与修订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名言摘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来洁;张培基:以传递中文之美为乐[N];经济日报;2005年
2 ;大会副秘书长名单[N];解放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马三成;在科研攻关中催生人才[N];解放军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清;张培基的翻译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健;张培基教授散文英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陈姣姣;从陌生化的视角看张培基散文翻译作品中审美感的实现[D];天津大学;2013年
4 陆yN;散文翻译中的变通手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邓高峰;张培基翻译艺术风格管窥[D];中南大学;2006年
6 杨露;从翻译美学角度赏析张培基《英译现代散文选》中的“再现”手法[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7 唐萍;文化介入视角下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批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年
8 张雪飞;从衔接角度看汉英散文翻译[D];郑州大学;2010年
9 王军;翻译普遍性和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孙会芳;张培基刘士聪散文翻译风格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0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2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