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理解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16 02:15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理解问题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后现代语境 艺术 理解 定义


【摘要】:后现代艺术以一种对既往艺术的反叛面貌出现,表现出种种“反”艺术的倾向。面对新的艺术实践,美学家与艺术哲学家需要在新的语境下对艺术进行新的概括,“艺术是什么?”被重新提出。二十世纪中后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后现代主义兴起,以莫里斯·魏茨、门罗·比尔兹列、阿瑟·丹托、乔治·迪基、诺埃尔·卡罗尔等为代表的美学家都对艺术问题做出了独特的阐释,其中也穿插着关于后现代艺术的种种争论。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家观点的分析、梳理与评析,以艺术定义为聚焦点,试图描述一种多样化的艺术理解观念。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后现代主义这一语境的概括与阐述、对后现代艺术的介绍与分析,以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等的理论为主要依据;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两种艺术定义路径:艺术的不可定义论与可定义论,以莫里斯·魏茨、门罗·比尔兹列、纳尔逊·古德曼为主;第三部分,重点阐释了艺术可定义论中的三种重要论断:阿瑟·丹托、乔治·迪基与诺埃尔·卡罗尔的相关理论。
[Abstract]:Post-modern art appears as a kind of rebellious appearance to the past art, showing all kinds of "anti-art" tendency and facing the new art practice. Aestheticians and art philosophers need to generalize art in a new context. "what is art?" "it was restated. In 20th century it was an important point in time, the rise of postmodernism, with Maurice Weitz, Monroe Beardsley, Arthur Danto, George Dickie. Noel Carroll and other aestheticians have made a 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 problem, which is also interspersed with various arguments about post-modern ar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iews of relevant theorists. Combing and analyzing, taking the definition of art as the focal point, this paper tries to describe a variety of artistic understanding concept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summary and elaboration of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ism.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post-modern art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Jean-Francois Leotta. In the second part, there are two main ways to define art: the undefinibility and the definibility of art, mainly Morse Weitz, Monroe Beardsley, Nelson Goodman;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ree important theories of Definability: Arthur Danto, George Dickie and Noel Carroll.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然;后现代艺术的多元性特征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殷曼i_;艺术体制论与纯美学的去魅[J];江汉论坛;2005年11期

3 王端廷;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分界[J];美术观察;2001年05期

4 迟轲;邵宏;陈儒斌;;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中的惯例[J];美术学报;1997年02期

5 张法;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殷曼i_;;“艺术界”概念的现代生成及学科对话[J];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7 黄应全;;莫里斯·韦兹的艺术不可定义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祖哲;;乔治·迪基“艺术习俗论”批判[J];文学前沿;2002年02期

9 陈伯海;;怎样才是“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论审美态度及其性能[J];学术月刊;2010年08期

10 徐陶;;论乔治·迪基的艺术制度理论——兼论艺术定义与艺术实践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仲山;权力视野下的审美趣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艳梅;论安迪·沃霍尔《布里洛的盒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闫伟伟;迪基的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郭丽霞;乔治·迪基“艺术习俗论”的批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秋兰;“艺术界”理论视野中的 “授予说”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431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431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