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汉语句末语气助词“呢”的译法研究——以《雷雨》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4 00:23

  本文选题:《雷雨》 切入点:语气助词 出处:《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选取文学名著《雷雨》中句末语气词"呢"及其英译作为观察对象,在汉语语气系统的框架内,结合现有的关于语气助词的研究成果,将所有例句根据语气助词"呢"的不同含义和功能进行了分类,总结和分析了该著作在英译"呢"时所使用的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the motif "er"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in the famous literary book "Lei Feng" and its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as the object of observ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hinese mood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n modal auxiliary words, All the example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functions of the modal auxiliary "er", and the strategie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er"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公共基础系;
【基金】: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jsyw-08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福军;;让“空间”衍伸出更多意义——评福建人艺实验版《雷雨》[J];艺苑;2011年03期

2 蔡福军;;让“空间”衍生出更多意义 评福建人艺实验版《雷雨》[J];中国戏剧;2011年10期

3 高霞;邬智冬;;默读、发声与唱音之间的《雷雨》[J];美与时代(下旬);2013年10期

4 边国立;;宁晚勿滥——寄语《雷雨》摄制组[J];电影评介;1983年11期

5 雪鸥;;青年人怎样看《雷雨》——记上海青年影评协会对《雷雨》的评论[J];电影艺术;1984年11期

6 孔庆东;;从《雷雨》的演出史看《雷雨》[J];文学评论;1991年01期

7 孔庆东;;从《雷雨》的演出史看《雷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03期

8 田本相;《雷雨》演出的“新面目”[J];中国戏剧;1993年06期

9 张易;徘徊于恐惧与诱惑之间——《雷雨》生命悲剧哲学初探[J];枣庄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10 陈大联;;《雷雨》的当代性 实验戏剧《雷雨》创作谈[J];剧本;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本相;;全本《雷雨》的意义和价值[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王晓鹰;;没有鲁大海的《雷雨》[A];曹禺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1年

3 黄维钧;;70年来头一遭 看新版《雷雨》的演出[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童道明;;《雷雨》演出的双重意义[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5 石宏大;;试谈《雷雨》中的人物语言[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6 曹树钧;;杜宣对于《雷雨》在国外传播的贡献——纪念杜宣先生诞辰100周年[A];杜宣纪念集[C];2014年

7 廖奔;田本相;童道明;叶廷芳;黄维钧;王育生;顾威;王敏;王蕴明;邹红;刘平;林克欢;徐晓钟;宋国锋;郭媛媛;李鸣春;;永远的《雷雨》 全本《雷雨》研讨会纪要[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阿布力米提·艾买提;;《雷雨》的教学赏析[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9 高浦棠;;命运·天意·上帝——《雷雨》的神秘主义思想本体破译[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朱栋霖;;经典《雷雨》:从话剧到苏州评弹——纪念曹禺百年诞辰[A];曹禺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罗桦琳 通讯员 曹晓亮;交易金额1.55亿买家最爱《雷雨》[N];广州日报;2010年

2 魏信国;《雷雨》悲剧变“笑场”,问题在哪里?[N];中国艺术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刘淼;八十岁的《雷雨》不曾老[N];中国文化报;2014年

4 靳海舟;如何评价《雷雨》公益场上观众的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5 何勇海;《雷雨》成“雷剧”?[N];团结报;2014年

6 马以鑫;《雷雨》何以遭遇笑场[N];文学报;2014年

7 马达;话剧《雷雨》遭笑场的背后[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邱唐;看《雷雨》,不准笑?[N];解放日报;2014年

9 安琦 市政协委员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雷雨》演出笑场折射出什么[N];联合时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刘蓓蓓;万方:《雷雨》历经80年生命力依旧旺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超;《雷雨》(节选)教学内容及语文核心教学价值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倩;论《雷雨》修辞翻译的语用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夏登武;《雷雨》:多维接受视域中的变异[D];暨南大学;2008年

4 谭苗;从《雷雨》文本到《雷雨》舞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谭文慧;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雷雨》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6 任振翔;《雷雨》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晶;《雷雨》的文学解读与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宋智超;试分析曹禺作品《雷雨》中修辞手法的使用[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李广涛;借鉴与转化:《雷雨》与古希腊悲剧范式的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恋;从话剧《雷雨》到歌剧《雷雨》(作曲:莫凡)发展因素的论述[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608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608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9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