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批评——传统文论的观念转型与当代解释
本文选题:传统文论 + 文学批评 ; 参考:《天府新论》2017年05期
【摘要】:目前,文学批评遭遇到一个难题,即如何面对传统的问题。为传统所化之人,往往也会为之所累,但传统观念的转型也为批评家创设了新的解释空间。在漫长的文化史中,中西方传统文论以话语的流变显示各自的兴衰荣辱。一部经典、一个传统,之所以不可废弃,是因为它存在着本真性意义和多义阐释空间。面对"伟大的传统",当代批评家不可墨守成规,而是要除旧布新,以创造性解释积极应对。批评家要在文本原意的基础上,努力展开"当下性"阐释,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
[Abstract]:At present, literary criticism has encountered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is, how to face the traditional problems. People who are traditional tend to be tired, b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deas also creates a new interpretation space for critics.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ultur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literary theories show their ups and downs with the evolution of discourse. A classic, a tradition, can not be abandoned because of its true meaning and polysemous interpretation space. In the face of "great tradition", contemporary critics should not stick to the rules, but should eliminate the old and the new and respond positively to creative explan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text, critic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interpret "present" and realize real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雷;关于传统文论的特质及“当代化”的理论思考[J];文学评论;2003年01期
2 王立新;难题溯源——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赵海;论传统文论的非逻辑陈述特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胡大雷;传统文论的魅力及创新性阐释[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4期
5 代迅;传统文论的现代处境──也谈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J];文艺争鸣;1998年03期
6 周全田;寻求支点的理论──论文艺的最高本性[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7 胡跃生;现行文论教科书与传统文论[J];曲靖师专学报;1989年02期
8 王南;“文艺”概念的传统文论依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周全田;对传统文论思维的反思[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党圣元;;传统文论诠释中的视界融合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冠华;;危机:文艺理论的正常状态——“危机”话题讨论之后的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周波;;展望与探索——关于新世纪文艺理论走向问题的再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4 王一川;;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改革开放30年文艺理论的三次转向[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伟;;论建设创新型国家视阈中的文艺理论创新问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天真;作为起点和遗产的文论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董学文;文艺理论:与荒凉和冷落对话[N];文艺报;2005年
3 张大为;文艺理论与全民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王文革;文艺理论:逃离抑或建设?[N];中国艺术报;2013年
5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 张炯;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的创新[N];人民日报;2002年
6 易中天;新历史条件下文艺理论的创新[N];文艺报;2003年
7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周大明;文艺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学科[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王晓峰;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末路与新生[N];辽宁日报;2008年
9 刘海燕;文艺理论要关注时代精神状[N];文艺报;2012年
10 刘淮南;增强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学术品格[N];文艺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斐斐;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当代性[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龚梦慈;林焕平文艺思想与日本的渊源[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3 郭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21-1945)[D];西安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787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8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