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内在机理与功能价值
本文选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手工技艺 ; 参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11期
【摘要】: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一个民族在历经风雨沉浮后的深厚积淀,以口传身授的形式沿袭,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日渐式微,正面临着失传和断代等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因而,厘清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载体的个体性、传承时空的情境性、传承过程的实践性特点,梳理其内在生成机理,尝试探析现代学徒制传承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能习得、基于情境的技能生成、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技能内化特点,以及培养主体多元参与、培养目标多层融通、培养过程教学做一体的价值优势,以期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提供理论逻辑和现实依据。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s a deep accumulation of a nation after the sinking and floating of the wind and rain, followed by the form of oral instruction, known as the "living fossil"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he back of the national memor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s gradually declining, and it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major crises such as lost and broken generations. Therefore, to clarify the individuality of the carrier of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to inherit the situational situation of the time and space, and to comb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the inheriting process, to try to explore the acquisition of the skill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with bo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generate the situation based skills, and to be based on the common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logic and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handmade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skills of the body and the multi participation of the main body, the multi-layer integration of the targe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分类号】:J0-4;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评析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意义及途径[J];艺术评论;2011年06期
2 何其庆;;论传统手工技艺的根本价值[J];美术观察;2012年01期
3 赵士德;汪远旺;;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6期
4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J];上海工艺美术;2006年03期
5 华觉明;;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和振兴的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J];美术观察;2009年07期
7 黄括;;论传统手工技艺的商业秘密保护[J];行政与法;2010年04期
8 黄明楠;;浅论传统手工技艺逆发展的原因[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
9 冯俊英;;浅谈相城区传统手工技艺的现状及保护传承[J];大众文艺;2011年22期
10 李金锋;;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因素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2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利群;;略谈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式与困境[A];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郭荣茂;闽南永春漆篮传统手工技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陈高峰;不能盲目“产业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郭荣茂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应对传统手艺人才断层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王文章;坚守手艺[N];人民日报;2011年
5 郑广辉;陕西传统手工技艺列非遗名录[N];西部时报;2007年
6 记者 尼玛潘多;我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卓著[N];西藏日报(汉);2013年
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华觉明;抢救传统手工技艺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5年
8 记者 袁锋邋实习生 王维;琼剧海南公仔戏等29项上榜[N];海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姜鹏飞 毛晓宇 通讯员 姚莹;“绞绳村”绞出“财绳”遍天下[N];嘉兴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高素娜;文房四宝艺术大师首次评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蕙静;小郁竹艺屏风的创新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马丽林;传统手工技艺与民众生活变迁[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妍君;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4 靳书花;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5 梁琳;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6 丁耀文;基于云技术概念的传统手工技艺信息“云”模型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7 储俊峰;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吴平勇;传统手工技艺的非正规教育传承模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8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8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