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看文学批评中的“雾霾”
[Abstract]:Haze Review is regarded as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 literary criticism circle. The haze phenomenon in 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has become a certain climate in the curren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has reached a degree that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If it is not treated effectively and correctly, "haze Review" will surely make the whole literary criticism face the great test of "smoke filled" and "dust everywhere". The literary criticism under the shroud of haze, such as the supremacy of theory, the loss of mind and the lack of spirit, is betraying itself, away from the real life, and showing a tendency of gradually sliding to sorrow and decline. Today's literary criticism is already at a time when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and examine itself. Literary criticism activities need to adhere to their own critical spirit, social conscience and responsibility, critics need to keep the bottom line, remember conscience, To create an objective and impartial atmosphe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to make literary criticism away from haze and return to the truth.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慧平;;关于文学批评本体研究的提问方式[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6期
2 陈海艳;王勤;;文学批评的特点[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3 王丹;;浅谈文学批评的尴尬[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於可训;;走向科学的文学批评——论文学批评的科学性问题[J];江汉论坛;2011年05期
5 王衡;;论消费语境下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危机[J];文艺评论;2012年01期
6 蔚蓝;;文学批评的当下功用与批评学科的建构转型[J];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02期
7 密国波;;对文学批评客观化的思考[J];文学自由谈;1988年06期
8 黄宗广;文学批评概念的辩析[J];南都学坛;1996年02期
9 任运松;文学批评功能论[J];三峡学刊;1996年04期
10 秦芳芳;;《解放阅读:文学批评与语文教学》述评——一座桥梁,多重启发[J];青年文学家;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洪志;;文学批评的批判品格:失落与寻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高明霞;;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高楠;;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高楠;;文学批评的问题场域[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5 张杰;;走向新世纪,探索新方法(代序)[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6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胜冰;;批评家的角色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马至融;;历史在坚定地选择——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9 赵慧平;;批评的视界[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楠 王纯菲;文学批评的无用、用与有用[N];文艺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研;文学批评应具有探索意识和争鸣意味[N];辽宁日报;2011年
3 余一力;文学批评的有效性与自由精神[N];文艺报;2012年
4 张立国;文学批评之前瞻[N];河北日报;2001年
5 段崇轩;文学批评的“三分天下”[N];太原日报;2005年
6 段崇轩;文学批评的“三分天下”及内在缺失[N];文艺报;2005年
7 范玉刚;文学批评失落了什么[N];学习时报;2004年
8 韩春燕 周景雷;关注文学批评的效用[N];文艺报;2006年
9 聂珍钊;文学批评的四个阶段及社会责任[N];学习时报;2006年
10 王尧;文学批评:在媒体与学院之间[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2 凌晨光;交流话语与文学批评[D];山东大学;2007年
3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周晓露;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大众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上官秋实;在革命与艺术之间[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恒兴;当代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批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丽;论认识论与体验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春雷;试论审美经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4 戴瑞瑞;症候、症候式阅读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晶;网络文学批评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瑞雪;论传媒文学批评[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李定青;症候式阅读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敏芝;“传媒文学批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冯瑶;塞吉维克的酷儿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健;论主观批评[D];扬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30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13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