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傣、泰、掸“灰姑娘型”故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8 20:52
【摘要】:“灰姑娘型”故事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类型,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的故事异文各具特点。傣泰民族的“灰姑娘型”故事情节丰富曲折,内容篇幅较长,语言生动朴实,民族文化内涵深刻,故事蕴意深长,在傣泰民族地区家喻户晓。但是,由于中国的傣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早已分居于三个国家,随着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差异发展,傣、泰、掸民俗文化渐渐有所差别,“灰姑娘型”故事在不同国家的傣泰民族中也有所变化。 笔者通过对傣、泰、掸中流传的“灰姑娘型”故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灰姑娘型”故事在不同国度的傣泰民族中流传、变异情况和文化内涵。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在绪论中,笔者简述了写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简述了傣族、泰族、掸族的文化特征。 在第一章中,笔者对傣泰民族“灰姑娘型”故事作出界定,选取典型的故事异文;翻译傣族的《檀香树》故事和掸族的《梅勇树》、《阿銮朗玉相过》故事;分析并比较九个故事的主要故事情节。 在第二章中,通过对傣、泰、掸“灰姑娘型”故事蕴意的挖掘,归纳故事母题,分析故事结构。认为故事表达出“一夫两妻是导致家庭破裂、子女受害原因”和“母爱伟大,母爱重要”等蕴意。 在第三章中,通过对傣、泰、掸“灰姑娘型”故事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故事中的佛教思想,家庭观念,着重论述故事中的教导。认为傣泰民族“灰姑娘型”故事始终是一部教导世人遵守家庭伦理道德,引导世人一生行善积德的道德教育教科书。在结语中,笔者再一次归纳了傣泰民族“灰姑娘型”故事的特点,阐述了笔者的观点、不足和今后想研究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106.7;I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叶敏芬;论奥斯丁作品的“灰姑娘”情结[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刘晓春;灰姑娘型故事的世界性及其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3 农学冠;唐代僚女嫁陀汗——从中越灰姑娘故事看国际文化交流[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4 陈玉平;“灰姑娘”角色的成年礼内涵——对“灰姑娘型”故事的一种解读[J];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01期

5 王玮;现代与远古的对话——论《紫色》中的灰姑娘原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钱淑英;;中西“灰姑娘故事型”的叙事比较——以段成式与贝洛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何肖;“灰姑娘”故事中人类共同的社会价值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黄少慧;用民间故事熏陶幼儿心灵[J];早期教育;2005年04期

9 秦博;灰姑娘故事类型的结构主义分析[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欧曼;壮泰灰姑娘型故事的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7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67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