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10:34
【摘要】: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理论基础源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其艺术而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历史上形成了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分别发展出不同的理论流派。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根据社会运动成为其文化分支,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关注不同的社会问题。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从“85新潮”美术、女性艺术中发展,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相比,两者在理论基础、社会实践、文化观念和批判目标上有异同。全文以艺术社会学为基础方法论,由于中国尚未建立自己的女性主义理论体系,因此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以符号学及图像学方法作图片例证分析,探讨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成因与有别西方模式的特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主要先后两次传入中国,一是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妇女解放观的传入,二是改革开放后其他女性主义流派的传入。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产生的背景具有多种成因。中国传统观念意识、当代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状况、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及艺术均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比较角度而言,它们都共有同的、跨文化的父权意识形态,使用生理特征符号表达的相同点;而在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生理特征符号的含义表达中存在差异。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表达的内容变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女性艺术从女性角度出发,关注父权意识形成的性别角色。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开始出现,并以生理特征符号建构话语权。第三个阶段是女性主义艺术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去反抗父权意识。以上三个发展阶段表明了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伴随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而非如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伴随社会运动出现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主要分类包括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摄影艺术。在以上分类中,具体的艺术作品均不同程度地涉及中国文化与社会特有的性别问题,同时又有全球性、普遍的、跨地域性的性别问题。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具有当代艺术同质化的倾向,又有全球地方主义的特色。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不仅关注中国社会中的性别问题,同时全球女性解放提供了积极的意义。
【图文】:
奥·基芙《黑色鸢尾花III》(BlackIrisIII)1926年布面油画91.4*75.9cm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奥基芙《夏日》(summerdays)1936年布面油画91.8*76.5cm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05
本文编号:2706168
【图文】:
奥·基芙《黑色鸢尾花III》(BlackIrisIII)1926年布面油画91.4*75.9cm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奥基芙《夏日》(summerdays)1936年布面油画91.8*76.5cm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名潞;;“八五美术运动”的“玄想”叙事——基于个人批评实践的反思[J];文艺研究;2015年10期
2 王端廷;;西方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分期与区别[J];东方艺术;2013年01期
3 邵亦杨;;身体策略与社会政治——西方当代身体艺术谱系[J];美术研究;2012年01期
4 王端廷;;当代艺术与大众的距离[J];东方艺术;2011年15期
5 高名潞;;中国当代艺术现状[J];艺术.生活;2011年02期
6 邓晓芒;;女权主义的四个层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黄华;;何谓“后女性主义”(postfeminism)——兼论女性主义理论的历史分期[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9年00期
8 傅军;;刘曼文访谈[J];上海艺术家;2009年06期
9 高名潞;;西方的两种分裂的“现代性”和中国的“整一现代性”[J];艺术.生活;2008年02期
10 王南溟;;高名潞与栗宪庭的交战[J];美术观察;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2706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0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