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儒林外史》中饮食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15:38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括饮食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儒林外史》中描写的丰富的饮食文化,包涵了深厚的文化意蕴,是《儒林外史》的一大特点。因此对于中国典籍中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它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目的论由德国功能学派主要代表汉斯弗米尔提出。目的论与传统的翻译理论大不相同,它强调译者主体性,视翻译为一种行为理论、跨文化交流活动。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有结果的行为。其核心理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而翻译目的掌控整个翻译过程。翻译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而目的原则作为核心原则决定翻译的一切行为和活动。本篇论文以目的论为理论视角,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儒林外史》英译本—The Scholars中有关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笔者对《儒林外史》中的饮食文化负载词进行语料收集,将《儒林外史》中的饮食文化负载词分为茶饮、酒水等饮品类文化负载词以及小吃、羹汤等辅食类文化负载词,通过分析发现,杨氏夫妇在英汉不同的语言中传递这些饮食文化时,始终遵循目的论的三大原则,采用包括直译、意译、文外解释、绝对翻译、重复等在内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重点将书中有关饮食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这几大类别忠实准确地传递给外国读者,让外国读者感受到中国传统饮食的魅力和《儒林外史》这部中国古典小说所展现出的文化特色,从而达到发扬和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的目的,同时对外国人了解中国饮食、弘扬饮食民俗、促进文化交流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I046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J];外语教学;2013年06期
2 王皓;;从目的论视角看广告翻译的再创造[J];中国科技翻译;2013年01期
3 熊欣;;湘菜名翻译与湘菜产业国际化[J];英语研究;2012年04期
4 顾毅;;博物馆解说词中书画家“字”与“号”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2年04期
5 王宏;;中国典籍英译:成绩、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6 文珊;;华人菜名英译的对比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2年02期
7 张慧琴;徐s
本文编号:2714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1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