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以目的论为视角对施小炜译本《1Q84》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8 04:54
【摘要】: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作家中一个“不同凡响的存在”,是日本现当代文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自1979年问世的处女座《且听风云》以来,陆续发表了众多广为人知的著作。迄今为止,他的小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尤其在亚洲更是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不仅拥有最大的粉丝群,还有很多受他影响而成为作家的人。2009年村上春树推出作品《1Q84》,在日本发行仅仅12天销量就突破了 100万册。2010年施小炜翻译的《1Q84》由南海出版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以后,同样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毋庸置疑村上作品吸引中国大陆、港台地区读者不仅是因为村上作品的内容本身的魅力,和几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大陆地区,林少华的译本己风靡多年。在港台地区,主要有赖明珠和叶蕙两位译者。但是2009出版的村上春树的作品《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1Q84》和《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没有选择林少华而选择了施小炜来翻译,由于有关《1Q84》的译本研究目前数量极少,大部分研究仅限于对《1Q84》的文学性探讨,在国内对施小炜翻译的研究更是少之甚少,所以本研究在目前可以说是该作品译作分析的前沿性研究。笔者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施小炜的译作《1Q84》的翻译的特征,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广大读者对施小炜的译作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本研究由四部分组成。“开始”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主要包括研究动机和目.的、先行研究、论文的结构以及研究方法。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作品《1Q84》和译者施小炜。第二部分介绍目的论及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中心部分,由两节构成,从目的论的视角来具体分析施小炜的翻译。第一节考察的是词汇,第二节考察的是句子,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并考察在一定情况下所使用的翻译方法是否有效地实现了翻译的目的,对其合理性做出判断。最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6;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力元;;李斯特与村上春树的“巡礼之年”[J];音乐爱好者;2019年10期

2 ;乐读村上春树音乐会[J];走向世界;2017年39期

3 王海蓝;;作为“他者”的伪满书写——村上春树笔下的中国形象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7年04期

4 佟姗;;谈村上春树的中国情结[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5 ;村上春树的世界[J];语文学习;2002年03期

6 丁雪梅;;村上春树,从不做陪跑者[J];人民司法(天平);2016年33期

7 周莉莉;;论村上春树《1Q84》的多重叙事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8 张江艳;;黑暗来临:你无处逃遁——解读村上春树的《天黑以后》[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9 黄丽媛;;村上春树小说创作艺术解读[J];语文建设;2017年18期

10 ;要刊·速览[J];河南教育(高教);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祯;;村上春树小说中的边界时空体[A];第一届罗山人文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2 孟庆枢;;解读村上春树的思考[A];东方丛刊(2010年第2辑 总第七十二辑)[C];2010年

3 林少华;;村上春树在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4 ;主持人语:后现代语境下的村上春树研究[A];东方丛刊(2010年第2辑 总第七十二辑)[C];2010年

5 刘研;李春洁;;身体的出场、规训与突围——论村上春树的“身体写作”[A];东方丛刊(2010年第2辑 总第七十二辑)[C];2010年

6 王新新;;《1Q84》中的非后现代因素——兼及村上春树的“新的现实主义”[A];东方丛刊(2010年第2辑 总第七十二辑)[C];2010年

7 ;村上春树的12条跑步哲学[A];社区教育(2015年11月号 总第26期)[C];2015年

8 铃木章能;桑村特里沙;;后现代的厌倦[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9 王玉英;赖晓晴;;后现代语境下村上春树文学语言的增殖策略——以《海边的卡夫卡》为中心[A];东方丛刊(2010年第2辑 总第七十二辑)[C];2010年

10 陈伯鼎;;林少华的翻译观及其翻译风格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乔丽华;村上春树与文学奖[N];文汇报;2019年

2 吴玫;我们为何要读村上春树的创作谈?[N];中国妇女报;2019年

3 记者 魏沛娜;村上春树首次授权电子书上线[N];深圳商报;2019年

4 林少华;我所见到和翻译的村上春树[N];文汇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傅小平;读村上春树,是倾听我们心灵的回响[N];文学报;2017年

6 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 戴铮;2018年日本文坛大预测:村上春树仍将无缘诺贝尔奖[N];中华读书报;2018年

7 严辉文;从方方的质疑书想到村上春树[N];中国青年报;2015年

8 夏丽柠;村上春树的隐喻与理念[N];深圳特区报;2018年

9 张恒;村上春树式旅游[N];中国青年报;2018年

10 刘远航;《刺杀骑士团长》与村上春树的多重面孔[N];贵州民族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昕宇;从“日本”的历史文脉中阅读村上春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晓娜;村上春树与美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5 张敏生;时空匣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毅;莫言与村上春树动物叙事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2 王玉珏;《刺杀骑士团长》中的创伤书写[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钰婕;论村上春树小说的城市书写[D];江南大学;2019年

4 叶奇勋;以目的论为视角对施小炜译本《1Q84》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5 沈李华;林译和赖译的语言特色再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6 董葵葵;《1Q84》人物形象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7 陈梦凡;村上春树作品中“羊”系列意象探析[D];西北大学;2018年

8 付建伟;村上春树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D];广西师范学院;2017年

9 曹建红;村上春树的《1Q84》和奥威尔的《1984》的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10 何韧;论村上春树的“侵略战争史书写”[D];广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18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18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