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数字习语英译的功能对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5:55
【摘要】: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都以其语言作为表现手段。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也不例外。《红楼梦》的语言质朴自然,其中含有丰富的数字习语,体现了传统的民间文化。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红楼梦》中不同功能的数字习语进行分类统计,并从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上选取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闵福德对数字习语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译本之间的差异以及二者分别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功能对等。研究发现:1)《红楼梦》中数字习语按照字数可以简单归纳为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和短句四种形式。2)在文学作品中,数字习语极少用来实指计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数字习语用作半虚指和虚指。具体而言,数字习语常用来表示排序、模糊、强调、夸张、联系动作、比喻和负载文化。3)杨译和霍译对《红楼梦》中数字习语的翻译均达到了不同程度的功能对等,霍译在表示文化负载的数字习语翻译上更胜一筹。4)杨译和霍译在表示模糊、夸张功能的数字习语上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较为一致,在表示比喻、文化负载功能的数字习语上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文化负载类数字习语上体现得尤为显著。5)译者对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策略,杨译采取了异化策略,霍译采取了归化策略,不同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本文编号:2725293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中国翻译;2014年03期
2 汪小祥;;论《红楼梦》颜色词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03期
3 黄远鹏;;诗歌含义纬度翻译探讨——以《红楼梦》卷头诗英译为例[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李姝瑾;;匠心独运两丛菊 译笔平分一脉秋——从功能目的论析《红楼梦》菊花诗二译本[J];红楼梦学刊;2008年04期
5 常润芳;;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洁;;从《红楼梦》翻译看模糊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王向东;;英汉数词的“言外之意”[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肖家燕;李恒威;;诗歌隐喻与诗歌主题的异化翻译——《红楼梦》诗歌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J];红楼梦学刊;2007年01期
9 高岩杰;黄慧;蒋跃;;中文文学作品中数字使用的模糊现象及其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10期
10 侯国金;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725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2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