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探析葛浩文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30 17:15
本文关键词:以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探析葛浩文翻译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莫言获诺奖,美国翻译家及汉学家葛浩文功不可没。他地道优美的翻译盛享赞誉。有人说,葛浩文的翻译就像是用译语写就的原文。葛浩文的英译文本也被众学者当做研究范本。葛浩文目前翻译了莫言多部小说,本文以莫言在西方获得奖项最多的作品《生死疲劳》为例,具体研究葛浩文的翻译策略。 翻译不仅是跨语言的交流活动,更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而文化负载词在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特定民族生活的方式,最能体现源语与目标语两种文化的不同。同时文化信息的传递在语篇翻译中也是最困难的,能够体现译者对待翻译的思想态度及翻译策略。鉴于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富含中国土地革命到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期间各类文化词,因此本文着重从文化负载词的角度具体分析葛浩文在英译本《生死疲劳》中的翻译策略。通过对原著的翻译研究,文学翻译中,葛浩文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异化策略为主,将汉语文化的丰富多彩尽量原汁原味的展示给读者。同时以归化策略为辅,使翻译通顺自然,更易于读者接受。这两种策略在译文中相辅相成,使译文趋于完美。 另一方面,葛浩文对文本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其翻译不是逐字逐句的机械翻译,而是以语篇为基本翻译单位,整理好文本后使内容和语言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创造性的翻译。语言层面上,葛浩文根据中英文语言模式和写作规范的不同,调整了语篇模式,对语篇进行整合重构,使翻译避免了翻译腔;在语篇宏观方面,从文化语境对译文接受力的影响考虑,葛浩文对文化缺失的语篇部分大胆予以删除。另外,对认为无关紧要的大量赘述情节,也予以删除,,使得情节始终沿着故事发展的主要方向。葛浩文以语篇为单位的整体翻译观,正是其归化策略的体现。 正是葛浩文在翻译中使用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策略,才使得他的英译本获得成功,不仅保留了原著的源语之美,也使原著赢得了西方更多的读者市场并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关注与喜爱。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 异化 归化 语篇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5-7
- 摘要7-10
- Ⅰ Introduction10-14
- 1.1 Introduction to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10
- 1.2 Rationale of the research10-12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2-13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3-14
- Ⅱ Literature Review14-19
- 2.1 Early researches on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14-15
- 2.2 Early researches on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15-17
- 2.3 Research Questions17-19
- Ⅲ Foreignization in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19-32
- 3.1 Defini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21-22
- 3.2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ng culture-loaded words22-30
- 3.2.1 Utilization of Chinese pinyin in translating names22-23
- 3.2.2 Literal translation23-27
- 3.2.2.1 Transl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loaded words23-25
- 3.2.2.2 Translation of “dog” culture25-26
- 3.2.2.3 Translation of idioms26-27
- 3.2.3 Annotation within text27-28
- 3.2.4 Lessened translation28-30
- 3.2.5 Addition30
- 3.3 Summary30-32
- Ⅳ Domestication in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32-40
- 4.1 Substitution32-34
- 4.2 Free translation34-37
- 4.3 Deletion37-39
- 4.4 Summary39-40
- V Textual Reconstruction Under Domestication40-47
- 5.1 Text-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40-41
- 5.2 Syntactic reconstruction41-43
- 5.3 Textual Omission43-45
- 5.3.1 Omission of cultural barriers43-44
- 5.3.2 Omission of plots44-45
- 5.4 Summary45-47
- Ⅵ Conclusion47-50
- Bibliography50-53
- Publications53-54
- Acknowledgements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再复;;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J];北京文学;1999年08期
2 余东;张艳;;变通意识与国粹心态——葛浩文的文学翻译观解读[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杨丹宇;;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浅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陈慧华;;汉英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语境重构——以《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姚伟;;《红高粱家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葛浩文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4年13期
6 杨仕章;文化翻译观:翻译诸悖论之统一[J];外语学刊;2000年04期
7 孙致礼!洛阳036信箱30号,河南洛阳471003;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8 文军;王小川;赖甜;;葛浩文翻译观探究[J];外语教学;2007年06期
9 邵霞;;葛浩文翻译策略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以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探析葛浩文翻译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