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视觉形式语言中的比例探析

发布时间:2017-03-31 04:03

  本文关键词:视觉形式语言中的比例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欧几里德数的原理曾经覆盖了数学、科学、美学等各个学科领域,黄金比例、网格系统与其发展起来的模度比例体系、立体结构体系也曾热衷于某个时代的发展,这种线性隐藏的数学比例的形式探索跨越了文化、历史的界限,清晰的被人们所认识与感知。古希腊的三大柱式堪称完美比例的典范,它作为后世建筑的标杆被效仿甚至拷贝了许久。柯布西耶将人作为尺度衡量的标准发明了"module"体系来标准化的测量与建造房屋。美学的范式一度被历史创造和效仿,正方形比例的画幅尺寸在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巴塞利兹与蒙德里安的运用之下展现出来的是不同形式;a度纸张与柯布西耶的图版比例样式成为平面设计版式的度量参考;贾科梅耶超比例的雕塑作品与罗丹写实主义雕塑作品带来的感知体验……比例形式语言的差异隐性的包含在美术的结构之中,它虽然不能被人们明晰的感知,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控制和支配着艺术形式的变化。面对众多繁杂却又充满趣味的比例范式,本文试图从几个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装置、建筑等)出发作为立足点,剖析形式之内暗涵的比例系统,从而总结归纳其形式原理。随着非线性复杂科学的发展,“流变”“异化”“混沌”等概念逐渐影响甚至支配了美学的发展。这种“反”比例体系的建立必须对新兴的科学范式深入剖析,通过分类、分析、比较、再分析、整合等研究手段结合数学、类型学、自然科学等研究方法找寻出由复杂性科学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比例逻辑形式的差异,以开放的姿态剖析其形式及其内里,初步建构理框架,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比例 反比例 视觉形式语言 绘画形制 网格系统 尺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7
  • 1. 比例的起源7-11
  • 1.1 形式与规律7-11
  • 1.1.1 西方比例形式的起源8-9
  • 1.1.2 中国比例形式的起源9-11
  • 2. 游离与整合——“东西”绘画尺规的形式语言11-17
  • 2.1 ”东西”形制之异11
  • 2.2 西方绘画形制的比例11-15
  • 2.2.1 矩形形制12-13
  • 2.2.2 圆形形制13-14
  • 2.2.3 不规则形制14-15
  • 2.3 中国画画幅形式15-17
  • 2.3.1 立轴15
  • 2.3.2 横轴与长卷15-16
  • 2.3.3 册页16
  • 2.3.4 扇面16-17
  • 3. 平面的范式与类型——形式的秩序17-35
  • 3.1 纸张尺度与版式比例17
  • 3.2 版式设计的基本数学和几何方法17-25
  • 3.2.1 数学基础17-19
  • 3.2.2 网格系统19-22
  • 3.2.3 自由版式设计22-25
  • 3.3 图案形制25-35
  • 3.3.1 神秘的伊斯兰图案26-28
  • 3.3.2 变化与多元的图案28-35
  • 4. 正常与超常----空间的比例、尺度35-41
  • 4.1 尺度35-36
  • 4.2 比例与尺度36
  • 4.3 尺度的感知36-40
  • 4.3.1 人体尺度的感知36-38
  • 4.3.2 空间尺度的感知38-40
  • 4.4 中外古典园林的空间尺度40-41
  • 5. 结语41-43
  • 6.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英;;相声非完不可了[J];大舞台;2000年02期

2 刘姝铭;;当“间”字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互动艺术杂谈[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当京剧恋上交响乐[J];走向世界;2011年29期

4 陈晓红;;视野·新媒体电影[J];艺术评论;2012年03期

5 朴泳宇;;电脑绘画对绘画的影响作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01期

6 张玉能;艺术形式与艺术本体[J];江汉论坛;1987年04期

7 流沙;;独具魅力的空间——浅谈广播剧的艺术形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年02期

8 魏跃军;艺术形式创造对艺术形式经验的依附与超越[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9 殷悦;;浅述简化及其在艺术形式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年05期

10 李洪峰;;文化建设的创新工程[J];中国美术馆;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芳;;浅谈师范民间舞教学及示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孙冬虎;;从历史看京剧的现状与未来[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金重;;云南京剧的新探索——京剧《凤氏彝兰》观感[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颜容璇;;充分发掘和运用舞台实践的教育功能[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5 刘雪;;以材料为载体的常态造型的重构与延伸——时间与空间的新语言表达形式[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段渝;邹一清;;古代四川盆地偶像式构图与情节式构图艺术形式的来源[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启;寻找精当的艺术形式[N];文艺报;2007年

2 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主席 余元康;多元艺术形式在未来市场中的表现[N];财经时报;2008年

3 蒋德红 乔振友 阎江华;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宣讲十八大精神[N];中国文化报;2012年

4 陈鲁民;文艺繁荣当“五有”[N];湖北日报;2012年

5 刘传勇 马鞍山市石生手指玻璃反画研究院院长 马鞍山市石生手指玻璃反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浅谈平面浅浮雕艺术形式在手指玻璃反画中的运用[N];安徽经济报;2013年

6 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部主任 亚历山大·孟璐 本报实习记者 张婷 整理;放下权威:当代艺术中的艺术家与网络[N];中国艺术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杨绿;拓展功能是戏剧与剧院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马涌;歌声何妨作桥梁[N];人民日报;2014年

9 崔明祥;“二人转”转向何方[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郑洪流;中青年艺术家 谁为你正名[N];美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雨娜;中国辞赋对朝鲜朝闵齐仁辞赋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岳雅典;纸材在装饰艺术中的表现形式与创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曹鹏;圆雕空间变体的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4 张江花;拴马桩功能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5 侯绪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形式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娜;视觉形式语言中的比例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7 潘东;各种艺术形式间的融合[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曹亚辉;苏珊-朗格的艺术形式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申肖飞;艺术形式与时空文化[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10 郭秀霞;藏书票的艺术形式及发展探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视觉形式语言中的比例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8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f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