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荒岛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5:48
【摘要】:荒岛小说作为荒岛文学的重要体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几百年来,欧洲的荒岛小说创作出现过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许多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拥有亿万观众和读者。本论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主题研究、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欧洲荒岛小说进行研究。论文共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概括阐述欧洲荒岛小说创作的成就和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本论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章梳理探究欧洲荒岛小说的源流,并对欧洲荒岛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即兴起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分别进行分析,概括指出注重写实、崇尚科技和反思人性三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第二章运用文本细读和主题研究的方法,对欧洲荒岛小说的四大主题:生存主题、人性主题、生态主题和殖民主题进行深入解读。生存主题主要从生存困境和生存抗争两方面进行分析;人性主题从批判人性的邪恶、呼唤人性的善良展开论述;生态主题从人与自然的失衡即人定胜天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加以阐述;殖民主题从占据荒岛土地和丑化异族形象两方面进行探究。最后对其他的主题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三章运用文本细读和归纳的方法,将欧洲荒岛小说的人物分为成年人和少年儿童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冒险开拓型、发明创造型、凶狠野蛮型等人物形象构成,第二种类型由有勇有谋型、叛逆领导型、智慧内敛型等人物形象构成。论文通过列举的方法对两种类型的人物进行了简要论述。第四章运用叙事学研究方法、文本细读法、表格法,从情节结构模式、叙述视角、叙事时间和空间建构四个方面对欧洲荒岛小说的叙事进行了分析。欧洲荒岛小说大多具有共同的叙事模式,如在情节结构上表现为:遇险——流落荒岛——返乡,主人公荒岛上的经历往往占据小说绝大部分篇幅。小说中往往存在一些相类似的对立故事元素和情节。本论文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和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这两方面分析了欧洲荒岛小说的叙述视角。叙事时间从小说文本的故事时间、话语时间和时序方面来进行研究。欧洲荒岛小说的空间建构则从乌托邦空间和反乌托邦空间这两方面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详细解读。结语部分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荒岛小说作品依然不断出现,并且呈现出新的特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异托邦类型的荒岛小说将成为热点研究对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106.4
本文编号:2788298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小芳;张纪鸽;;解构英国荒岛小说[J];长城;2011年10期
2 薛家宝;荒岛:“文明人类”的透视镜——论《蝇王》对传统荒岛小说的突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杨萍;;论《蝇王》与英国荒岛小说的另类荒岛求生[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08期
4 程家才;;荒岛小说《鲁滨逊飘流记》与《蝇王》之比较[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谭方黎;西方荒岛小说典型文本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周宁;论《海滩》对传统荒岛小说的继承与发展[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巍;荒岛小说叙事伦理演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4 薛圆媛;欧洲荒岛小说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武文娟;英国荒岛小说中的基督教因素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景;颠覆和创新[D];河北大学;2010年
7 马玲玲;论《蓝色的海豚岛》对荒岛小说传统的颠覆[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88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8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