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他者凝视下的审美主体—齐泽克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20:40
【摘要】:齐泽克的主体理论受到黑格尔、拉康、马克思等诸多思想派别的影响,其中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齐泽克影响尤为深远。本文试图从美学角度加以研究齐泽克文本中的主体思想,所以提出了齐泽克式的“审美主体”的概念。尽管康德为鉴赏判断的先天机制奠定了基础,但是现代审美行为并不是纯粹的,它往往会混杂其他因素。齐泽克认为这种因素是语言文化,在其思想中,语言文化是以“大他者”这个概念出场的。康德认为,审美具有无目的合目的性,尽管审美无关乎对象的实存以及任何概念,但是审美判断中却往往能够判断出诸多理念。例如,无限、永恒、至善……在齐泽克思想中,这些理念是来源于语言文化的熏陶,也就是大他者。本文从审美主体的角度出发,去梳理齐泽克的审美思想,此外,必须要强调的是,齐泽克的审美主体也不同于以往美学中的先验主体,而是一个受到结构主义思想影响的空洞主体。也就是说,齐泽克的审美主体是一个完全由他者填充的主体,是只有通过他者凝视才能形成的主体。齐泽克的他者凝视,既指的是大他者——象征符号秩序的凝视,也指来自叙述空间中某个角色或者客体的凝视。凝视不仅仅是一种观看方式也是他者带着自身欲望的观看方式,且这种观看方式可以是实质性的观看,也可以是发生在想象空间里面的观看。因此凝视可以不需要眼球器官的直接参与,它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凝视的支撑物。客体、个人、文化符号、象征秩序都可以成为凝视的支撑物,齐泽克的审美主体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被动地构成的。因而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及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继承以及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来自客体的凝视是如何反向构成审美主体的,第三章除了要谈论污点这个特殊客体的凝视,还要论述叙事空间中具体的他人凝视是如何对审美主体造成影响的,第四部分,分别从美国大他者与宗教意识形态的角度谈论,大他者的凝视是怎样构成审美主体的。至于第五部分,为全文的小结,总结出齐泽克的审美主体观在美学研究中的新价值,以及他的理论对美学学科所造成的新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小路;;美术教育中的“技艺”还是“反技艺”——来自于弗兰兹·齐泽克的启示[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张历君;;穿越“9·11”的幻象——读齐泽克的《欢迎光临真实的荒漠》[J];南方论丛;2009年01期

3 谢亚洲;张艳艳;;齐泽克的列宁主义革命观——试论“回到列宁”的行动式革命意义[J];社科纵横;2018年02期

4 李西祥;;从列宁到行动:齐泽克革命观的批判与反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03期

5 赵淳;;幻象的三个侧面:齐泽克文学观研究[J];外国语文;2016年06期

6 杜娟;;齐泽克对主体辩证结构的阐释[J];学术交流;2017年02期

7 林哲元;;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四种对抗到新无产阶级——论齐泽克的革命主体论[J];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07期

8 于琦;;论齐泽克从精神分析到政治哲学的思想进路[J];国外文学;2014年04期

9 杨慧林;;“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J];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2013年Z1期

10 何李新;;论齐泽克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慧林;;“悖论”之中的意义链条——齐泽克的三个笑话[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9集)[C];2015年

2 王茜;;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浅析[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3 齐泽克;蓝江;;资本主义的内在限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周丹;;论齐泽克的唯物主义神学思想[A];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二十辑)[C];2015年

5 汪行福;;为什么是共产主义?——激进左派政治话语的新发明[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6 于琦;;论齐泽克对阿伦特的理论再批判——以极权主义概念为中心[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岳峰 编译;齐泽克:我们必须从自由民主制的灰烬中重生[N];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张瑞霞;《突破可能性的极限》出版手记[N];中华读书报;2017年

3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齐泽克的中国 中国的齐泽克[N];文汇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立凡;“领袖”齐泽克[N];华夏时报;2011年

5 [英]特里·伊格尔顿 付清松译;还有什么话题不能被齐泽克拿来把玩[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书评人 唐纳;齐泽克还给你一把破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王永豪;旷世鬼才齐泽克[N];光明日报;2002年

8 杜庆春;齐泽克的姿态[N];经济观察报;2004年

9 王月华;齐泽克的诡异面庞[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杨全强;迪伦的历史与齐泽克的瘟疫[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万书辉;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释[D];四川大学;2007年

2 莫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昕亭;作为政治批评的缝合式批评—齐泽克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袁小云;论齐泽克对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论证[D];华侨大学;2012年

5 赵伟;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理论转向及其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文甫;他者凝视下的审美主体—齐泽克美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铌;齐泽克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唐江南;斯拉沃热·齐泽克的大众文化理论[D];湘潭大学;2013年

4 安苑;齐泽克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夏亭亭;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周圣盛;真有多真?—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之齐泽克式解读[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志昂;电影“银翼杀手”中的齐泽克式主体性问题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

8 王安娜;齐泽克意识形态幻象理论探析[D];辽宁大学;2015年

9 倪贺;物、意识形态、劳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明明;从被看到反抗:凝视理论中“他者”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92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92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c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