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绿野仙踪》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02 05:09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绿野仙踪》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原材料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品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作者为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Frank Baum),讲述的是小姑娘多萝西因为一场意外来到神奇的奥芝国,一路上她和没有胆量的狮子、没有脑子的稻草人以及没有心脏的铁皮人为实现各自的心愿而不断冒险。在旅途上,他们结识了很多热心而善良的朋友们,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最终每个人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绿野仙踪》原文语言简单,情节引人入胜,深受小读者喜爱。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理论。其创建者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读者的中心地位、期待视野、审美距离、文本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从词汇、句法和修辞层面具体探讨接受美学理论应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从儿童读者的角度出发,以儿童为中心,旨在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在词汇方面,笔者采用大量拟声词、叠词、感叹词、儿化词及口语化的动词,使译文富有童趣;在句子方面,笔者拆分长难句为几个简单分句,采用词性转换、被动语态转换主动语态、正面说法与反面说法转换等翻译策略,使译文的句式简单,通顺易懂,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修辞方面,笔者巧用比喻、押韵及排比手法,使译文尽可能地体现原文的文体风格,同时增加文采,能够给儿童读者带来愉快的艺术享受。总之,笔者以接受美学为理论视角,通过分析自己的翻译实践,来具体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总结儿童文学的翻译技巧。本文旨在为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接受美学 儿童文学 《绿野仙踪》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翻译任务描述9-11
  • 1.1 翻译背景9-10
  • 1.2 翻译任务简介10
  • 1.3 翻译目的及目标读者10-11
  • 2. 任务过程11-16
  • 2.1 译前准备11-13
  • 2.1.1 了解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翻译特点11
  • 2.1.2 了解儿童文学译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11-12
  • 2.1.3 翻译作品的确定12-13
  • 2.1.4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13
  • 2.2 表达阶段13-14
  • 2.2.1 原文本内容理解13-14
  • 2.2.2 原文本的文体特点分析14
  • 2.2.3 译文的表达14
  • 2.3 译后审校环节14-16
  • 3. 理论基础:接受美学16-19
  • 3.1 产生与发展16
  • 3.2 主要内容16-17
  • 3.2.1 读者的中心地位16
  • 3.2.2 期待视野16-17
  • 3.2.3 审美距离17
  • 3.2.4 文本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17
  • 3.3 指导意义17-19
  • 4.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绿野仙踪》汉译分析19-29
  • 4.1 词汇层次:选词生动 富有童趣19-22
  • 4.2 句法层次:句式简单 通顺易懂22-26
  • 4.3 修辞层次:巧用修辞 增加文采26-29
  • 5. 总结29-30
  • 5.1 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收获29
  • 5.2 本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29-30
  • 参考文献30-31
  • 附录1:原文31-56
  • 附录2:译文56-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欣;接受美学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李宁;刘宇;;接受美学理论下的文学翻译审美效应[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赵铮;;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古诗翻译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05期

4 刘武和;“堂吉诃德现象”与接受美学理论[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5 蔡瑛;王晓云;;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探讨文学翻译——《Moment in Peking》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2期

6 彭腾瑶;;接受美学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J];网友世界;2014年04期

7 刘芳;;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时代教育;2014年14期

8 张晓红;;Reception theory and Hawkes' poem translation of Hongloumeng[J];青年文学家;2011年07期

9 杨安文;胡云;;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看《红楼梦》四个英文节译本中歇后语的翻译[J];译林(学术版);2011年01期

10 李娜;;从接受美学理论看译者的双重身份——兼评《骆驼祥子》英译本[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萌;《仙境之桥》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冯静;接受美学视角下《海员的妻子》汉译中的文本空白填补实践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钰;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歌曲译配[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玉玲;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绿野仙踪》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莉;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看译者的双重身份[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雷娟;接受美学理论观照下的青少年文学翻译策略探讨[D];南京大学;2014年

7 刘云霞;从接受美学理论看儿童文学的翻译[D];青岛大学;2014年

8 钟铉;接受美学理论对现代时装评论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6年

9 张晓宇;从接受美学理论看童话的翻译[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郑慧敏;接受美学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下的模糊语言的翻译[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绿野仙踪》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1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