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游艺精神研究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0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魏晋游艺精神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外游:游目骋怀
一、士人之游
二、山水之游
第二节 内游:神与物游
一、适性之游
二、灵魂之游
第三节 至游:无待之游
一、体道之游
二、逍遥之游
第二章 魏晋玄学对魏晋游艺精神的影响
第一节 魏晋玄学的兴起与魏晋游艺精神的初兴
一、魏晋玄学的兴起
二、游艺精神的初现
第二节 魏晋玄学与魏晋游艺精神的融合
一、魏晋玄学及其游艺精神的自觉性
二、魏晋玄学及其游艺精神的特殊性
第三节 魏晋玄学影响下魏晋游艺精神的内涵
一、痛苦中遵守规则
二、精神上超越自由
第三章 魏晋游艺精神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游”于诗歌
一、山水诗中的逍遥自得
二、玄言诗中的玄妙莫测
三、游仙诗中的清逸恬淡
第二节 “游”于书画
一、魏晋名士的身份象征
二、魏晋名士的精神写照
第三节 “游”于音乐
一、音乐的平和之本
二、音乐的自然属性
第四章 魏晋游艺精神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理论内涵:涵养之游与心游万仞
一、涵养之游
二、心游万仞
第二节 精神实质:醒骨真人与意境融彻
一、醒骨真人
二、意境融彻
第三节 审美建构:以游入道与从心所欲
一、以游入道
二、从心所欲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专著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师号;;孔子的“方内之游”与庄子的“方外之游”[J];求索;2012年11期
2 梁怀超;;任真与认真:阮籍、嵇康与陶渊明人生态度辨析[J];学术交流;2012年03期
3 刘春燕;;“游于艺”与“逍遥游”的协调——浅析文人画历史上复“古”的思想根源[J];美与时代(下);2012年01期
4 刘爽;;试比较孔子和庄子的艺术观[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J];哲学研究;2010年12期
6 余英时;;“游于艺”与“心与道合”[J];读书;2010年03期
7 李琦峰;何善蒙;;《大人先生传》:阮籍矛盾、苦闷一生的写照[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8 魏航;;庄子之“游”的方式与境界[J];现代哲学;2009年03期
9 苑淑娅;;庄子“游”指归[J];寻根;2008年04期
10 刘天利;;嵇康、阮籍的精神个性与文学风格[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汉兴;庄子“逍遥游”及其阐释路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2 陈志刚;两晋文艺精神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3 张兰芳;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杨昱;“游”:魏晋山水审美内涵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邵春驹;魏晋南北朝游集文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6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曾小明;魏晋名士的身心观[D];湖南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本厚;六朝游文化视野中的山水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景珏;两汉远游文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子春;嵇康乐论思想根基之辨析[D];山东大学;2018年
2 尹为;庄子自由观及当代审视[D];黑龙江大学;2018年
3 魏云涛;魏晋玄学之“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陈世宇;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道德境界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8年
5 王廷法;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云意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6 李鹏;汉晋间士人理想人格的变迁[D];延安大学;2017年
7 李国进;论魏晋六朝之“醉”中的自由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8 张婧;试论庄子思想及其对文人画创作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4年
9 严文辛;中国画线条艺术中的文化内涵[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10 生岩岩;中国古典审美活动“游”范畴通论[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5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4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