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世界—《民权素》“说海”栏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23:37
1914年4月25日,一本大型综合性文学刊物——《民权素》在上海创刊,至1916年4月15日停刊,《民权素》共计出版17集。在中国近代文学期刊中,《民权素》能够在诗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上代表民初文学风貌、代表民初的文学思想主流。而丰富的杂志内容里,“说海”是《民权素》最为重要的一个栏目。目前学界对《民权素》“说海”栏目的注视主要集中在政治视域,缺少对其抒情面向的研究,对《民权素》辛亥革命叙事的研究也缺少情的视角,未能探讨抒情与革命之间的巨大张力。革命者同时也可以是抒情者,从内在于革命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出发,也许我们能够更加贴近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那么《民权素》“说海”作家是如何抒情的?在写情小说的背后潜藏着什么?“说海”栏目的抒情有什么价值?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对《民权素》“说海”栏目的整体研究。故本文将以问题为导向,树立整体意识,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从三个部分来研究“说海”栏目。第一部分立足《民权素》刊物创办的整体历史背景。迫于言论自由受限的政治环境,《民权素》采用“寓政治于文艺”的方式,选取在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细致描摹民初民生现实。而在激烈政治面貌之下,笔者发现了“说海”隐藏...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 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构想
第一章 《民权素》创办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流转的报刊命运
1.《民权报》终结,《民权素》开始
2.情动于中而形于《序》
第二节 办刊理念与创作面貌
1.办刊理念——“寓政治于文艺”
2.代表民初文学的杂志风貌与富于张力的“说海”栏目
第二章 “说海”栏目与后革命时代的隐喻
第一节 辛亥民初革命叙事
1.描摹民生——“爰掬屈原哀郢之泪,借绘郑侠流民之图”
2.革命零余者形象的塑造——《在酒楼上》之嚆矢
第二节 家庭叙事
1.革命遇挫的反动——“英雄事业付一梦,儿女泪情愿与填”
2.悲情泛滥的反思——“慎于抒写可矣”
第三节 理想叙事
1.滑稽故事的流变——从“可气”到“可笑”
2.理想乐土的追寻——“淡然相忘,反求诸己”
第三章 《民权素》“说海”栏目的理想
第一节 “说海”栏目与抒情脉络
1.历史阵痛的折射——清末民初的抒情波折
2.漂浮人生的依靠——“说海”创作写情小说
3.旷野之中的心声——“说海”接续抒情传统
第二节 “说海”及《民权素》的历史终章
1.始料不及——《民权素》的突然停刊
2.情归于寂——“说海”作家的沉浮消散
3.作为尾声——“说海”与新文学的关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2985883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 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构想
第一章 《民权素》创办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流转的报刊命运
1.《民权报》终结,《民权素》开始
2.情动于中而形于《序》
第二节 办刊理念与创作面貌
1.办刊理念——“寓政治于文艺”
2.代表民初文学的杂志风貌与富于张力的“说海”栏目
第二章 “说海”栏目与后革命时代的隐喻
第一节 辛亥民初革命叙事
1.描摹民生——“爰掬屈原哀郢之泪,借绘郑侠流民之图”
2.革命零余者形象的塑造——《在酒楼上》之嚆矢
第二节 家庭叙事
1.革命遇挫的反动——“英雄事业付一梦,儿女泪情愿与填”
2.悲情泛滥的反思——“慎于抒写可矣”
第三节 理想叙事
1.滑稽故事的流变——从“可气”到“可笑”
2.理想乐土的追寻——“淡然相忘,反求诸己”
第三章 《民权素》“说海”栏目的理想
第一节 “说海”栏目与抒情脉络
1.历史阵痛的折射——清末民初的抒情波折
2.漂浮人生的依靠——“说海”创作写情小说
3.旷野之中的心声——“说海”接续抒情传统
第二节 “说海”及《民权素》的历史终章
1.始料不及——《民权素》的突然停刊
2.情归于寂——“说海”作家的沉浮消散
3.作为尾声——“说海”与新文学的关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2985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98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