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中国原始艺术装饰形式审美趋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09:08

  本文关键词:中国原始艺术装饰形式审美趋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审美实践的历史发生学视野来说,原始先民的艺术活动与文明时期人们的艺术实践有着内在的审美经验联系。这种联系的历史发生学意义集中呈现于原始艺术实践“物化”的、蕴含装饰意味的经验形式。现行艺术史研究把原始图像理解为所谓的“原始艺术”,其审美维度的主要根据就在于它具有装饰性特征。所谓装饰形式,它既区别于纷繁动态的现象,具有蕴含经验意义的概括性、符号性以及其可复制性,又区别于文字符号的抽象性、逻辑性,可与人们审美的感性实践活动直接联系,并直接蕴含审美趋向,是人类走出自然界,迈向自由、趋向审美的第一步。在现行的艺术史研究中,人们大多把原始时期的艺术与文明时期的艺术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来理解,很少以二者共同的感性形式为外在标志,探究、寻求其内在的审美经验联系。本文认为,恰恰是这种内在的审美经验联系才使得原始艺术以审美对象身份,直接通向、并进入文明时期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从而使人类不同时期的经验实践活动构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经验实践历史和具有审美发生学意义的审美经验实践史。在上述意义上,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人类统一的审美经验实践史,梳理其历史发生学的基本轨迹。它对于当代美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历史转向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原始艺术的装饰形式为研究对象,旨在梳理、探求、阐释中国原始艺术装饰形式的审美趋向。根据现行艺术史研究和原始艺术分类理论研究的成果,本文将原始艺术装饰形式分为三类:写实型样式、抽象型样式和想象型样式,认为原始艺术正是通过写实型、抽象型和想象型样式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呈现出来、并汇入文明时期人们的艺术审美经验实践活动。其中,文明时期艺术审美实践的一些基本的经验形式要素:例如点、线、面、对称、反复、重叠,等等,它们在原始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就已经萌生、发展、成熟、完善,并显现为本文所谈的“写实型”、“抽象型”、以及“想象型”装饰形式的历史演变序列。这也就是说,中国原始艺术装饰形式蕴含的审美趋向恰恰在于趋向文明时期艺术的审美实践活动——前者是后者的历史发生学形态,后者是前者在文明时期的艺术审美形态。由此,从原始艺术到文明时期的艺术实践,这个进程实际上是人类自身经验实践活动统一的、完整的、不断发展的一个感性经验实践的审美历史缩影。
【关键词】:中国原始艺术 装饰形式 审美趋向 写实型 抽象型 想象型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 原始艺术研究现状综述11-12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12-15
  • 第2章 原始艺术的涵义15-24
  • 2.1 原始艺术的定义15-16
  • 2.2 原始艺术发生的三大主题16-24
  • 2.2.1 对食物的渴望16-19
  • 2.2.2 对生殖的崇拜19-22
  • 2.2.3 对死亡的敬畏与恐惧22-24
  • 第3章 原始艺术装饰形式的审美意蕴及分类24-32
  • 3.1 原始艺术装饰形式的审美意蕴24-25
  • 3.2 原始装饰艺术的分类25-30
  • 3.2.1 根据装饰对象分类25-27
  • 3.2.2 根据装饰题材分类27-28
  • 3.2.3 根据装饰的手法分类28-29
  • 3.2.4 根据装饰的形式结构分类29-30
  • 3.3 原始艺术装饰形式的审美意蕴30-32
  • 第4章 中国原始艺术装饰性的写实型样式及审美趋向32-42
  • 4.1 中国原始陶器的写实型样式33-35
  • 4.2 中国原始雕像的写实型样式35-37
  • 4.3 中国原始岩画的写实型样式37-39
  • 4.4 中国原始艺术装饰性写实型样式的审美趋向39-42
  • 第5章 中国原始艺术装饰性的抽象型样式及审美趋向42-51
  • 5.1 具象性的抽象型样式42-47
  • 5.2 几何性的抽象型样式47-49
  • 5.3 中国原始艺术装饰性抽象型样式的审美趋向49-51
  • 第6章 中国原始艺术装饰性的想象型样式及审美趋向51-57
  • 6.1 原始图腾的想象型样式51-53
  • 6.2 原始神话的想象型样式53-55
  • 6.3 中国原始艺术装饰性想象型样式的审美趋向55-57
  • 第7章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晶;;“生命之源,千年绝唱”——浅谈人类原始艺术中对太阳神的崇拜[J];现代交际;2011年12期

2 刘静;;初探原始艺术的魅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3 唐之斌;原始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人文地理;1999年S1期

4 孔智光;论原始艺术的神秘美性质[J];东岳论丛;2002年04期

5 黄宗广;原始艺术对自然力囿限的冲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刘卓;原始艺术服务于其审美性[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陈龙海;楚艺术与原始艺术之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王楠;;浅论原始艺术中世俗化图像与造型的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9 王人杰;;关于原始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启示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李菲菲;;巫术文化对原始艺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新宇;;美的社会学定位——对美的历史起源的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婉靖;中国原始艺术装饰形式审美趋向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2 肖霞;生命最初的愉悦及其物化——论原始艺术的发生[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庞良雯;论原始艺术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滕静儒;论原始艺术对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原始艺术装饰形式审美趋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3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c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