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网络艺术”的发生与现状
本文关键词:浅谈“后网络艺术”的发生与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后网络”是2007年至2009年期间在艺术界时兴起来的一种说法。然而网络的时代并没有结束,那么“后网络艺术”是什么呢?互联网是在1969年出现的事物,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从诞生之初的专业领域应用到如今移动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全面介入。网络(互联网)这一词汇的范畴含义有了显著的变换。我们所说的“网络”的含义改变了,“后网络”就是我们对这种改变的简称。而“后网络艺术”正是在“后网络”时代兴起下艺术领域中的现象。“后网络艺术”是一个以网络领域为媒介进入艺术领域的概念。后网络艺术是关于网络的艺术,与以往的艺术形态相比,它的发生方式,观察对象,创作媒介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在“后网络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网络语言与艺术语言逐渐同化,形成一种新兴的网络艺术语言。互联网改变了人类信息分发与交换的方式,将世界带到我们每个人面前。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后网络时代对应的是网络泛滥,不再新奇的时代。我们面对的也不再是新奇的技术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网络素材回应普遍的文化环境。本文正是从互联网这一大的环境出发去探讨互联网时代下新兴艺术的出现和现状。并从纽约艺术评论家Gene McHugh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撰写的名为“后网络艺术”的博客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出“后网络艺术”的媒介载体、艺术语言、观察对象以及审美意义等。
【关键词】:后网络艺术 互联网 媒介 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2
- 一 选题缘由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一) 概念界定9
- (二) 其它意义9-10
- 三 文献综述10-11
- (一) 研究基础10
- (二) 研究现状10-11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1-12
- (一) 研究方法11
- (二) 创新点11-12
- 第一章 如何理解网络世界的存在12-16
-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13
- 第二节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13-14
-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与兴起14
- (一) 移动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简述14
- (二) 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表现14
- 第四节 互联网的物质化呈现14-16
- 第二章 “后网络艺术”概念的出现16-21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的艺术16-17
- 第二节 提出“后网络艺术”概念的必要性17-21
- (一) 从技术到文化——关注点的转移17-20
- (二) 人文主义视角的回归20-21
- 第三章 艺术家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作21-39
- 第一节 艺术作品构成的基础素材的改变21-22
- (一) 网络时代中次业余艺术爱好者的兴起21-22
- (二) 基础素材的改变22
- 第二节 审美意义消解之后22-24
- (一) Cory Aracangel的困境22-23
- (二) 数量与行为本身23-24
- 第三节 利用网络的时间性构建艺术家的创作与存在24-29
- (一) 艺术家Kevin Bewersdorf与PUREKev24-27
- (二) 艺术家Kari Altmann与Blackmoth27-29
- 第四节 利用已知网站的独特功能创作29-33
- 第五节 对新技术与人类的关系的思考33-36
- 第六节 对人类在网络环境中生存方式的思考36-37
- 第七节 新的策展方式37-39
- 总结39-40
- 参考文献40-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芙丽,关大我,张路光;网络艺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罗徕;网络艺术话语——兼论传统艺术的立场和灵魂[J];装饰;2003年11期
3 赵正阳;浅谈网络艺术[J];美与时代;2004年08期
4 聂维斌;浅析网络艺术如何面对生存与发展的考验[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S2期
5 张屹;;电子书写:网络艺术主体之言说[J];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6 张放;;迷雾中的维纳斯——浅析网络艺术的审美重塑[J];理论界;2006年09期
7 荣耀军;;论网络艺术的意义生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郑隆慧;王波;;论网络艺术的游戏及其文本间性[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9 杨晓茹;;网络艺术的审美追求[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杜燕;;网络艺术的美学特质与创作思维[J];美术大观;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益;;网络艺术审美特性探微[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艺术新闻》撰稿人 卡洛琳娜·米兰达(Carolina Miranda) 朱洁树 翻译;网络艺术,美丽新世界[N];东方早报;2013年
2 崔晓西;黄鸣奋的《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N];文艺报;2004年
3 吴华清 王量迪 宁波日报社;媒介技术变革下的艺术新形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承东;网络盛开艺术花[N];网络世界;2008年
5 张生;数字化艺术时代的来临[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亚丽;网络艺术与新审美乌托邦[D];郑州大学;2006年
2 孙彦;网络艺术导论[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张屹;比较文化视域中的网络艺术[D];厦门大学;2007年
4 王旖旎;湿性与诗性:网络艺术的生成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欣;浅谈“后网络艺术”的发生与现状[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6 吴欣欣;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艺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梅;审美嬗变中的网络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8 秦建宁;论网络艺术的发展与应用[D];河北大学;2004年
9 汤孟元;不断开放的空间[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10 闻婧;关于网络艺术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浅谈“后网络艺术”的发生与现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