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的坎普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17:16
苏珊·桑塔格是20世纪美国的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导演和女权主义者,她一生积极关注、参与各类社会事件,关注边缘性的和反抗性的人物与事件,重视多重视角的发声,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的作品,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60年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流水线技术的更新加快了文化产品的生产速度,使得艺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神圣性。在商品交换原则和大众文化的作用下,对艺术的接受转变为对艺术的消费;同时,阐释理论也逐渐不能适应和接受新出现的艺术形式。桑塔格对这种艺术失效、审美低能的状况感到不安,因此撰写了《关于“坎普”的札记》一文。在文中,桑塔格尝试描述了“坎普”风格的内涵,将其作为一种新感受力的形式推向大众。坎普形成于亚文化和边缘群体的文艺活动中,与波普和刻奇有深刻的关联。在桑塔格看来,坎普风格以过剩和怪异的形式为主要元素,对坎普风格的认识和接受能够不断地刺激观者的感受力和认知能力,也有助于挑战以道德内容为导向的艺术评价体系,瓦解精英文化的主流范式。从《关于“坎普”的札记》开始,坎普研究的热潮一度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桑塔格推崇格言札记式的写作风格,偏爱作品评论胜过理论阐述,因此她的著作虽...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
二、研究意义与论文思路
第一章 桑塔格坎普观的生成
第一节 坎普的起源与演变
一、坎普的起源
二、坎普的演变
第二节 桑塔格坎普观的现实背景
一、新艺术风格的兴起
二、感受力的危机
第二章 桑塔格坎普观的内涵
第一节 坎普观的理论渊源
一、理论的僭越
二、实践的救赎
三、风格化
第二节 桑塔格眼中的坎普
一、坎普是一种风格
二、坎普是一种方法
第三章 桑塔格坎普观的局限与影响
第一节 坎普观的局限性
一、精英趣味的妥协
二、形式与风格的失败
第二节 坎普的现实意义
一、坎普观对桑塔格美学理论的意义
二、桑塔格坎普观对坎普研究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卫与媚俗[J].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秦兆凯. 美术观察. 2007(05)
博士论文
[1]新感受力四重奏[D]. 周静.浙江大学 2011
[2]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研究[D]. 陈文钢.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7561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
二、研究意义与论文思路
第一章 桑塔格坎普观的生成
第一节 坎普的起源与演变
一、坎普的起源
二、坎普的演变
第二节 桑塔格坎普观的现实背景
一、新艺术风格的兴起
二、感受力的危机
第二章 桑塔格坎普观的内涵
第一节 坎普观的理论渊源
一、理论的僭越
二、实践的救赎
三、风格化
第二节 桑塔格眼中的坎普
一、坎普是一种风格
二、坎普是一种方法
第三章 桑塔格坎普观的局限与影响
第一节 坎普观的局限性
一、精英趣味的妥协
二、形式与风格的失败
第二节 坎普的现实意义
一、坎普观对桑塔格美学理论的意义
二、桑塔格坎普观对坎普研究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卫与媚俗[J].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秦兆凯. 美术观察. 2007(05)
博士论文
[1]新感受力四重奏[D]. 周静.浙江大学 2011
[2]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研究[D]. 陈文钢.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7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9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