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文艺观及其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10:18
本文旨在分析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之“新”,在理解其思想的基础之上,探究其人文思想统摄下的文艺观。国内学者以往的做法是把注意力放在他的思想与东方思想、文学界的关联上去,更多的是努力还原白璧德思想的真正内涵,而对他的艺术观有所疏忽。鉴于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尝试对白璧德完整的文艺观进行解读。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重点在于区分“人文主义”与各种主义,回顾西方传统人文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含义,直至20世纪初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得以确立。“人性二元”和“更高意志”是白璧德人文主义新的内涵,他的这一人文思想贯穿于他整个“一”与“多”相融合的艺术观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论观。第二章主要论述儒家诗学对白璧德文艺思想的启示,其“适度”与“制衡”的文艺观,对应着儒家的“中庸”之道。在理想人格方面,白璧德追求人生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这和孔子主张培养文质彬彬、符合“礼”的君子是一致的。最后,白璧德的文艺批评著作中有一种“内在制约”精神,照应了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以上体现出白璧德用儒家思想来参与构建自己的人文主义文艺思想。第三章侧重阐述白璧德的文艺观极大推动了现代中国古典主义的文艺思想建设。其中“学衡派”...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缘起
二 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第一节 人文主义与新人文主义
第二节 白璧德人文主义视域下的艺术观
第三节 白璧德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文论
第二章 儒家思想对白璧德文艺思想的启示
第一节 “适度”与“中”
第二节 “德行”与“礼”
第三节 “内在制约”与“克己”
第三章 白璧德与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文艺观的建构
第一节 “学衡派”:古典主义的传承者
第二节 梁实秋:“浪漫心肠”到“古典头脑”
第三节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20世纪中美两国的两次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新路径——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启示[J]. 郝二涛. 文学评论. 2019(04)
[2]审美中的“完美判断”及其终结[J]. 刘旭光. 学术月刊. 2019(06)
[3]白璧德人文主义及其对当下中国发展的启示[J]. 薛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4]“一体二魂”所反映的二元论问题——《浮士德》的理性路径与歌德思想的自我矛盾[J]. 叶隽. 德国研究. 2009(03)
[5]人性论的二重结构——析梁实秋新人文主义文艺观的核心思想[J]. 蔡永丽.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7(06)
[6]欧文·白璧德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宿命角色[J]. 朱寿桐.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2)
[7]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J]. 乐黛云. 中国文化. 1989(01)
博士论文
[1]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D]. 韩秋宇.黑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80931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缘起
二 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第一节 人文主义与新人文主义
第二节 白璧德人文主义视域下的艺术观
第三节 白璧德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文论
第二章 儒家思想对白璧德文艺思想的启示
第一节 “适度”与“中”
第二节 “德行”与“礼”
第三节 “内在制约”与“克己”
第三章 白璧德与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文艺观的建构
第一节 “学衡派”:古典主义的传承者
第二节 梁实秋:“浪漫心肠”到“古典头脑”
第三节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20世纪中美两国的两次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新路径——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启示[J]. 郝二涛. 文学评论. 2019(04)
[2]审美中的“完美判断”及其终结[J]. 刘旭光. 学术月刊. 2019(06)
[3]白璧德人文主义及其对当下中国发展的启示[J]. 薛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4]“一体二魂”所反映的二元论问题——《浮士德》的理性路径与歌德思想的自我矛盾[J]. 叶隽. 德国研究. 2009(03)
[5]人性论的二重结构——析梁实秋新人文主义文艺观的核心思想[J]. 蔡永丽.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7(06)
[6]欧文·白璧德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宿命角色[J]. 朱寿桐. 外国文学评论. 2003(02)
[7]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J]. 乐黛云. 中国文化. 1989(01)
博士论文
[1]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D]. 韩秋宇.黑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80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38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