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我们曾经是家人》(节选)翻译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30 12:04
  本文是《我们曾经是家人》节译部分的英译汉翻译报告。《我们曾经是家人》是美国畅销书作家丽萨·温格特的作品,她善于用简单的文字讲述坚毅勇敢的故事。这部小说以美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田纳西儿童之家贩卖儿童丑闻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芮溪及其家庭的悲惨遭遇,探索了家庭、腐败和人性主题。小说从两条线索出发,分别以十二岁的芮溪和三十岁的艾芙莉为中心,两条线索按照不同时空铺展开来,引导读者跟随艾芙莉的脚步揭开故事的真相。这部小说的语言简洁,善用比喻,注重环境描写,善于设置线索,人物形象立体。该小说用简洁的文字传达爱和力量,不仅能够使中国读者了解美国历史上田纳西儿童之家贩卖儿童事件,感受美国历史文化,而且具有启迪教育意义。翻译报告中的节译文本共计一万字,是小说的序幕及前三章节。节译文本是小说的开端部分,主要人物悉数登场,读者通过这四个章节可以对小说的脉络和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节译文本包含大量精彩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情节设置巧妙,内容引人入胜。《我们曾经是家人》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本文认为图里的描述性翻译理论适用于指导文学类文本的翻译。图里的描述性翻译理论强调了翻译在目标语文化系统中的地位,推动了翻译...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翻译报告
    1.翻译项目简介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翻译作品简介
            1.2.1 作者简介
            1.2.2 原文文本分析
        1.3 翻译项目意义
    2.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资料的收集与阅读
            2.1.2 翻译理论的准备
        2.2 文本翻译
            2.2.1 理解阶段
            2.2.2 表达阶段
        2.3 译后校对
    3.翻译案例分析
        3.1 书名的翻译
        3.2 人物描写的翻译
            3.2.1 外貌描写的翻译
            3.2.2 语言描写的翻译
            3.2.3 动作描写的翻译
            3.2.4 心理描写的翻译
        3.3 环境描写的翻译
        3.4 文化因素的翻译
            3.4.1 物质文化的翻译
            3.4.2 社会文化的翻译
        3.5 修辞的翻译
    4.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心得
        4.2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描写翻译研究于翻译批评之重要性[J]. 王运鸿.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4)
[2]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熊兵.  中国翻译. 2014(03)
[3]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J]. 王运鸿.  中国翻译. 2013(03)
[4]翻译规范与译者惯习——以胡适译诗为例[J]. 骆萍.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02)
[5]图里翻译理论在中国的评介及应用[J]. 文军,施佳.  民族翻译. 2009(03)
[6]论翻译语境[J]. 李运兴.  中国翻译. 2007(02)
[7]论小说翻译中的人物视角问题[J]. 方开瑞.  中国翻译. 2003(06)
[8]小说叙事传统与小说翻译策略[J]. 郎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02)

博士论文
[1]论译文的文学性再现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D]. 曾祥宏.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2]论语境化的翻译[D]. 彭利元.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33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33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