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翻译操纵理论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杨岂深译本

发布时间:2017-05-28 21:04

  本文关键词:从翻译操纵理论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杨岂深译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将以操纵学派理论为基础,从意识形态因素和诗学因素两方面分析《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一文。该文由威廉·福克纳写于20世纪30年代,杨岂深的译本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所应用的翻译操纵学派以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内特为代表人物,不同于之前文学和语言学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标准的建立和遵循,该学派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呼吁翻译学者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来考虑目标社会和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和约束。勒菲弗尔提出三个翻译操纵因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者。而赞助者的操纵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操纵,通常反映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社会中指导人们行为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的整合。它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和个人意识形态,因此对于译者所进行的翻译过程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第三章将从两个方面探讨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一是探讨意识形态在翻译开始之前阶段的操控,例如译者选择译本的目的和原因,及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二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操控,例如译者对翻译文本的理解和解读。通过研究,意识形态对杨岂深翻译的操纵反映在,杨岂深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偏爱,以及在翻译时,他追求译本与原文的对等,尽量忠实的翻译原文的概念,思想和情节,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然而,杨岂深在翻译时,仍然选择省略了一些对于中国社会过于极端的情节和观念。诗学因素是关于语言,文学的艺术手段和技巧,包括文学技巧,主题,体裁,以及文学在整个社会制度中的地位。本文在第四章将从词汇,句法和语篇水平三个层面探讨诗学因素对翻译的操纵。词汇层面探讨译者的词汇选择;句法层面探讨译者对于原文的句子结构所做的处理及改变;文本层面主要探讨译本的整体行文风格。诗学因素的对杨岂深翻译的操纵反映在,杨岂深在翻译时,倾向于使用体现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四字成语和俗语,以及一些较长的中文句子,这是由杨岂深的扎实的中英语言基础和多年的正式教育所决定的行文习惯。尽管他企图保留原文的行文风格,但翻译时,杨岂深的行文风格仍与他朴实的写作风格保持一致,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看到,当从文化,社会和历史等宏观的角度来研究,某些翻译现象能得到更加全面的解释。从本文也能看到,翻译操纵理论研究有其现实意义,在英汉翻译中也能适用。翻译操纵学派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而本文也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希望在今后的翻译研究中,翻译操纵学派以及翻译中社会文化因素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关键词】:操纵学派 意识形态 诗学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杨岂深译本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4-6
  • 摘要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8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0-12
  • 1.2 Scope of study12-13
  • 1.3 Literature Review13-18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18-30
  • 2.1 Overview of Manipulation School18-21
  • 2.2 Manipulation Factors21-30
  • 2.2.1 Ideology22-24
  • 2.2.2 Poetics24-27
  • 2.2.3 Patronage27-30
  • Chapter Three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the Yang's Translation of ARose for Emily30-50
  • 3.1 Ideology Concerning Yang's Translation30-37
  • 3.1.1 The Social Ideology30-33
  • 3.1.2 The Translator's Ideology33-37
  • 3.2 Facts of Manipulation of Ideology37-50
  • 3.2.1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before Translation37-43
  • 3.2.2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during Translating Process43-50
  • Chapter Four Influence of Poetics on Yang's Translation of A Rosefor Emily50-70
  • 4.1 Poetics Related to Yang's Translation50-58
  • 4.1.1 Chinese Dominant Poetics51-54
  • 4.1.2 Yang's Poetic Features54-58
  • 4.2 Poctics Manipulation on Yang's Translation58-70
  • 4.2.1 Poetics Manipulation at Lexical Level58-62
  • 4.2.2 Poetics Manipu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62-66
  • 4.2.3 Poetical Manipulation at Textual Level66-70
  • Conclusion70-74
  • Bibliography74-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F·奥斯勒;;谁使她变美[J];档案管理;2007年05期

2 陈敏;;从时空的角度解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矛盾性[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裴琼;;从淑女到毒妇——分析男权社会秩序下艾米丽悲剧的必然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4 方媛媛;;艾米丽的戏剧人生——试论艾米丽人生悲剧的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蒋媛媛;;权力下的疯癫——再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6 杨旭明;;艾米丽——凋零的玫瑰——浅析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J];现代交际;2010年09期

7 叶兴;周亚琼;;艾米丽悲剧的心理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2期

8 伍晓慧;;《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对世界的隐喻与反思[J];名作欣赏;2011年24期

9 张凤伟;;《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福克纳叙述死亡的艺术[J];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10 杨巍;;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主人公的悲剧人格[J];群文天地;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盈盈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玫瑰下的悲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陈璐;危机中政府救助体系应更强势[N];江苏科技报;2009年

3 江筱湖 编辑;一个典型女孩的非典型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安宁;平常日子[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李鹏翔;骑车送娃上学 满员能载6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6 赵瑜;熟人社会的三张底片[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赵瑜;熟人社会的三张底片[N];文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宗琛;从翻译操纵理论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杨岂深译本[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敏;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修辞[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屈小铭;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D];辽宁大学;2012年

4 庄如新;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紫颜色》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的觉醒[D];辽宁大学;2011年

5 孙慧敏;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空间叙事[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文博;《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艾米丽的变态形象解读[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陈丽丽;艾米丽·迪金森作品中的“雌雄同体”理想[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张东梅;哥特视角下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陈斯;从关联理论视角解析艾米丽狄金森诗歌的意象美[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10 刘毓敏;从认知语境的构建看文学作品的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从翻译操纵理论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杨岂深译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03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