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玛》三个中译本探究刘重德翻译观的演变
本文关键词:从《爱玛》三个中译本探究刘重德翻译观的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刘重德教授是一位精益求精的翻译家与学者,对中国译论的研究和发展贡献巨大。在其长期的翻译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与翻译观。作为中国译介《爱玛》第一人,刘重德教授早在1944年就着手翻译,译本于1949年出版。后来又于1982年和1993年两度重译,三个《爱玛》译本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也体现了其翻译观的演变过程。本文以刘重德教授三个《爱玛》译本为语料,深入剖析其翻译观由坚持直译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演变过程,并探究其“信达切”新三原则的由来及演变过程。本文将以三四章为重点深入分析刘重德教授翻译观的演变过程。首先,在第三章中将会对三个《爱玛》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译文中具体实例来彰显其翻译观在不同时期的体现。1949年《爱玛》译本属于其早期翻译作品,通篇采用直译,文字相对晦涩,作者将其与一通顺简洁的现代译本作对比进行分析,既便于读者理解原文,又能更好地体现其直译法的运用;然后,分析其后期的翻译方法,将1982年《爱玛》译本与1949年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改动之处,并加以比较,呈现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方法;再次,阐释其“信达切”新三原则,并以1993年《爱玛》译本为分析语料,加之与1982年译本的比较,深入分析“信达切”原则在其翻译实践中的体现。本文第四章将会对其翻译观演变的原因及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客观与主观原因的阐释来深入分析其演变;并进一步分析这一演变在学术及实践上的意义。最后,通过梳理全文,深入思考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重新审视译界直译与意译之争,指导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选择更为合适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刘重德 《爱玛》 直译与意译 “信达切”新三原则 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0
- 1.1 选题背景8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8
- 1.3 研究方法8-9
- 1.4 论文结构9-10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0-12
- 2.1 关于刘重德学术成就的国内外研究10
- 2.2 《爱玛》10-12
- 第三章 刘重德翻译观演变12-27
- 3.1 早期翻译观12-17
- 3.1.1 直译12-13
- 3.1.2 刘重德——遵循原则,坚持直译13
- 3.1.3 《爱玛》1949年译本分析13-17
- 3.2 中晚期翻译观17-21
- 3.2.1 意译17-18
- 3.2.2 刘重德——超越自己,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8
- 3.2.3 《爱玛》1982年译本分析18-21
- 3.3 晚期翻译观21-24
- 3.3.1 泰特勒与翻译三原则21
- 3.3.2 严复与“信达雅”21-22
- 3.3.3 “信达切”新三原则22-24
- 3.4 译法不同,各具特色24-27
- 第四章 刘重德翻译观演变探究27-30
- 4.1 刘重德翻译观演变原因探析27-29
- 4.1.1 社会因素27-28
- 4.1.2 个人因素28-29
- 4.2 刘重德翻译观演变意义探析29-30
- 第五章 结语30-32
- 参考文献32-34
- 附录一 原文文本34-42
- 附录二 译文文本42-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历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先;;为人重德,治学求真——记翻译家刘重德教授[J];中国翻译;1992年02期
2 刘罗颐;刘重德教授新著《浑金璞玉集》赏析[J];中国科技翻译;1995年03期
3 蒋洪新;刘重德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桂清扬;;刘重德:“全球地方化”理念实践的典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杨晓荣;德高望重,垂范学林——记著名学者、翻译家刘重德先生[J];外语研究;2000年02期
6 孙致礼;读刘重德著《浑金璞玉集》[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1期
7 顾延龄;刘重德教授的翻译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8 李吉初;继承与发展——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师大教授刘重德先生[J];湖南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9 刘重德;与大学生谈治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04期
10 肖明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刘重德翻译思想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田田;从《爱玛》三个中译本探究刘重德翻译观的演变[D];宁夏大学;2016年
2 毛利尹;刘重德翻译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玲玲;从风格等值的视角透析刘重德的翻译[D];苏州大学;2009年
4 龙利;论刘重德的直译及意译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艳;刘重德主要翻译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严洁;英译汉中的静转动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向新雪;从多元系统的角度分析刘重德译《爱玛》[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从《爱玛》三个中译本探究刘重德翻译观的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9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