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传播的贡献
本文关键词:胡风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传播的贡献
【摘要】:自20世纪30年代初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论影响时起,胡风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学习者和忠实传播者。他的文艺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进程,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论。胡风不仅肯定了文艺与政治的密切关系,还提出了"为人生"的文艺主张,认为文艺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传播过程中,胡风试图匡正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论认识上的偏颇,努力让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回归中国文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胡风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国化 传播 贡献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11&ZD101)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I42)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胡风终身致力于马列文论的研究和传播,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方面有很高造诣。他的文艺实践扩大了马列文论在中国的影响,使这一理论更加多元化和大众化。以往对胡风的研究不乏优秀成果,但是却更多侧重于研究胡风的理论本身。胡风的留学经历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联系成为胡风研究的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益萍;论争、共识与创获——全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学会第二十届年会综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弓;;何为“中国化”?——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中的“中国化”问题[J];东方丛刊;2006年04期
3 胡亚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三十年[J];文学评论;2008年05期
4 胡亚敏;;主持人语:做一个坚定的有作为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工作者[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与语境原则[J];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6 孙文宪;;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01期
7 黄念然;;“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1期
8 张良丛;;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焦虑、阐释与走向——“马克思主义文论与21世纪”会议侧记[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9年01期
9 张玉能;;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型教学[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志雄;;情感与公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之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鹤鸣;;文学中的文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文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赖大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拓展[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仁香;;马克思主义文论应直面现实[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连功;陈艳梅;孟方;;在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弓;;中国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欧阳友权;;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保守;;文学不能忘记生活[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学的当代性”学术研讨会纪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书文;;革命语境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特质——以周扬文艺思想为个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嘉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七卷本《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述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玉刚;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N];学习时报;2010年
2 周由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研究的力作[N];文艺报;2013年
3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赵秀忠;视野开阔 亲切生动[N];光明日报;2012年
4 张振辉;波兰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亨利克·马尔凯维奇[N];文艺报;2014年
5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课题组;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6 宋俊丽;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研究的新成果[N];河北日报;2012年
7 记者 陈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改革中前进[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王一川;探访被覆盖的理论原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马建辉;维度与走向[N];文艺报;2006年
10 燕世超;强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2 孙士聪;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马兆杰;中国文学研究问题争鸣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D];复旦大学;2007年
4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平川;“中马”文论概念体系的形成与“苏马”文论渊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朱珊;“物”的三副面孔[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艳;中西马克思主义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论述评[D];延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05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05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