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实现文学认识论向文学价值论转向的内在依据——兼论文学认识论与文学价值论的区别
本文关键词:关系:实现文学认识论向文学价值论转向的内在依据——兼论文学认识论与文学价值论的区别
【摘要】:由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向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的文学认识论重在对文学客体的理性认识,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相比较而言,文学价值论注重主体(人)对于文学意义生成的重要性,承认文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文学活动是价值创造的审美活动,其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存在着共生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关系是文学价值的重要体现,是理解和张扬文学价值论的基点,是实现文学认识论向文学价值论转向的内在依据。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学 文学认识论 文学价值论 关系
【基金】: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2015YBYB042)
【分类号】:I02
【正文快照】: 价值论问题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被西欧人们所提起并讨论;而中国的价值论探讨,则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才被学者们慢慢接受和关心。而公认的价值论研究,则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渐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价值”一词,起初运用于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的价值理论,虽然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吉猛;文学本质研究的六个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宗婷婷;;试论蒲松龄俚曲的个体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3 张京霞;;探《诗经·秦风·蒹葭》抒情艺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S4期
4 董雅慧;祁国宏;;古代文学的人文传统及其研究价值[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5 赵秋棉;;为心灵而抒写——解读食指的《相信未来》[J];飞天;2009年24期
6 张利群;;文学价值论建构对文学观的更新和转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赖大仁;;文学价值观问题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8 李文斌;张晓燕;;试论《娇红记》爱情描写的独特价值[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陈娇华;;对20世纪90年代后历史小说创作的审美新变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10 田建平;俞艳珍;;跨文化文学接受影响下老舍小说的结构安排——老舍小说中狄更斯式的正反、善恶两极对立世界[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赵晓涛;游于艺途[D];复旦大学;2003年
4 雍青;寻找一种言说的方式[D];武汉大学;2006年
5 陈聪发;中国古典美学清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刘英波;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喜泉;论冰心作品中的普世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萍;文学价值取向问题的当代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力超;论艺术价值观的合理性[D];聊城大学;2010年
4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明;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历史变异性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何静;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辛明玉;悠悠侠义魂 谆谆劝世心——论《聊斋志异》的侠义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小明;论柔石小说的悲剧意识[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红玲;新时期改革题材小说创作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蓓蓓;“读图时代”呼唤文学[D];新疆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国奇;价值在宏观上的分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杨曾宪;试论文化价值二重性与商品价值二重性——系统价值学论稿之八[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程金城,马晖;20世纪中国社会重大变革与文学价值体系重建[J];文艺研究;2003年06期
4 邹安乐;20年来“人的价值”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李炳军;论商品、价格与价值理论——关于一个新的价值理论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李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价值创造[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刘进田;;人作为价值本身是否可能——与赖金良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2005年11期
8 王国银;;论价值自发和价值自觉[J];学术论坛;2005年12期
9 齐越,方平;任务价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10 邓献晖;;试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现实背离”的问题[J];哲学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逢咏梅;;基于价值链的价值剖析与价值分享[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吴宣恭;;产权、价值与分配的关系[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3 陈琛;;发展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重要意义[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4 朱钟棣;;价值问题上的挑战与回答——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各派观点评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5 樊曼莉;;论现代生产的若干新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6 Ben Fine;李优亮;;价值理论仍然非常重要:一种个人观点[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建军;;知识、分配、剥削与劳动价值[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种新阐释——理想和现实的结合[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俊山;;对知识型劳动的价值创造性质辨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孟捷;;关于市场价值的若干概念问题——一个补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郭飞;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李义平;价值、价格理论的演变与启迪[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3 魏埙;一种全新的价值理论[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大卫;重新认识价值理论[N];科技日报;2000年
5 陈毅然;当今我们如何看“劳动价值”[N];联合时报;2001年
6 卫兴华;在坚持和发展的统一中深化研究和认识[N];人民日报;2001年
7 朱健;价值理论创新与坚持剥削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特约记者 刘洪军;市场经济中是否存在剥削[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9 通讯员 白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在新疆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罗润东 秦海英 刘洪军 曹利群;再论劳动价值[N];中国财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继国;价值运行论纲[D];厦门大学;2000年
2 岳宏志;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郑文范;科技进步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D];东北大学;2001年
6 王瑞雪;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李向前;企业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陈星;自然资源价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乔均;基于马克思主义市场价值理论的品牌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武永祥;基于价值理论的住区开发和谐整合及效率提升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宏;价值理论的半经典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2 曹代学;价值理论的比较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颜维成;房地产企业价值评价研究及实证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何亮;提升客户价值的产品质量因素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游懿;广义价值与产品功能优化配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孙国芬;论人的价值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唐玖萍;如何理解哲学“价值”范畴[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谭建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与价值及其关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伍红建;知识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创造的特殊性[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冯斌星;论精神产品的价值[D];西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33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33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