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9-04 21:39

  本文关键词: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形象思维 审美文论 功利话语 反本质主义


【摘要】:本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审美文论的一个前奏、一个序曲,是肇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70年代末再掀论争的形象思维的讨论。形象思维讨论的意义,在于确立了文学艺术不同于概念认识的形象特征。从形象认识说到情感说,铺平了通向文学审美本质说的道路。对于审美的感召、教育、拯救、解放功能的强调,说明审美文论是一种带有强烈功利诉求的文论范式。审美文论的价值系统在进入90年代后表现出了与时代氛围的龃龉,不能有效言说新的文化现实。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说明:任何一种本质论都不过是在特定历史境遇中对文学意义的觉解。即使在某个时段内占据主导性的本质论,最终都会被取代,被超越。研究文学是为了体悟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内在的生命意义,而不是给它找一个独一的本质。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形象思维 审美文论 功利话语 反本质主义
【基金】: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80年以来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项目编号:14JJD750002] 李春青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建设及关联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2AZD013]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本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知识谱系学的要旨,在于格外关注知识赖以生产的社会文化状况及其复杂关系。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的考察,知识谱系学是一个绝好的视点,可以使我们避免由于近距离的关照所产生的盲点,深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政;反本质主义批判[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2 和磊;;反本质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11期

3 李咏吟;;普世价值的寻求与文学反本质主义的困局[J];文艺评论;2009年04期

4 郭昭第;;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艺术本质论的终结及其反思[J];当代文坛;2011年02期

5 聂春华;;个体言说与“普遍性”神话——从话语沟通看现今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文艺学论争[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6 王伟;;反本质主义、文论重构与中国问题[J];文艺争鸣;2013年01期

7 李自雄;;关于反本质主义的三个关系问题——兼答王伟博士[J];文艺争鸣;2013年05期

8 赖大仁;许蔚;;文艺学反本质主义:是什么与为什么——关于文艺学反本质主义论争的理论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王晓冬;;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经典的解构和重构[J];青春岁月;2010年06期

10 姜延军;波普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困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剑;追求符合文学实际的理论研究[N];文艺报;2014年

2 祁志祥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文学的“本质”问题是否可以探讨[N];文汇报;2014年

3 陶东风 金元浦 萧钰;悄悄的起步:《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燕;当代文学理论中的反本质主义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朱玉芬;莫里斯·魏兹“反本质主义艺术观”批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吕汉卿;当代文论生产中的反本质主义思维之商榷[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俊;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彬杰;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D];西南大学;2011年

7 谢微;反本质主义语境下的文学本质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4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94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